敢問這是禍否”?
荀攸聞言點點頭說道:“殿下說得有理,不過如今靈帝已逝,太子繼位後,天下不會代新否”?
劉備聞言笑道:“哈哈”,“公達先生這太子年幼要如何代新大漢,聽信宦官之言還是外戚言論?“不過拋開這些不說邊境外族就足以頭疼了”。
荀攸聞言便思索起來。
荀諶這時又說道:“太子繼位難道不可聽忠臣而言”?
劉備聞言說道:“不知友若先生說的是買官賣官的忠臣,還是信口雌黃的忠臣”。
荀諶聞言便說道:“殿下,這朝庭的太尉楊賜、大司馬袁逢、司徒蔡邕、大司農曹嵩等人難道就不算忠臣”?
荀攸這時也說道:“不錯,若太子能被這幾人勸導難道不能復興這大漢江山”?
劉備見二人這麼說,心中感嘆:“唉,等這董胖子來了洛陽,管你什麼忠臣,惹他不高興就是拜拜的節奏”。
而荀攸和荀諶見劉備思索都以為劉備是在想該如何解決自己的提問,二人便相互笑了笑。
劉備這時也是回過思緒說道:“可二位先生提的都是老臣,敢問這老臣能扶持少帝多久”?“太子劉辯也就約莫十歲左右,等他成年又有誰能站出來”?“況且這天下也等不起這樣的儲君”。
“喔,殿下這是何意”?荀攸問道。
劉備聞言笑道:“哈哈”!“公達先生,這太子就算繼位也不過會成為外戚宦官爭奪政權的棋子而已,就像靈帝被宦官所掌控,甚至稱一閹人為父,敢問太子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會去聽忠臣之言嗎”?
被劉備反問,荀攸、荀諶一時也有些不知要如何回答。
這時劉備又說道:“何況這外戚與宦官明爭暗鬥也不是一天兩天,而靈帝逝世的這些天也定會相互爭鬥出個結果,到時不管那邊贏太子也都只是棋子罷了,雖為皇帝但又是別人的傀儡”。劉備則心想:“等何進被張讓等人誘殺後,董卓也已被何進召進洛陽了”。
二人聞言也不再反駁,只是嘆息不矣。
劉備見二人如此也是不再言語。
就在這時荀諶說道:“殿下此言我無法反駁,相比於一直在太子身邊圍繞的宦官,這進不了太子身的忠漢之臣確實是一大悲哀”,“不過這外戚宦官的結果是何意”?
荀攸也是說道:“殿下所說的這結果又是何意”?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二位先生以後自會知曉”。劉備打了個啞謎,沒把話說明。
而荀攸和荀諶自然也有些懵,便開始思索這句話來。
劉備見二人疑惑便繞過話題說道:“二位先生不用細想,來說說天下之勢如何”?
此話一出也是將荀攸、荀諶拉了回來。
“敢問殿下對當今天下有何見解”?荀諶問道。
劉備聞言伸出一根手指道:“只可用一字形容就是亂”!
二人疑惑便看向劉備。見二人疑惑劉備解惑道:“如今各天下諸侯都是擁兵自重,而各地黃巾餘孽、山匪也無人清剿,個個都是土皇帝,而如今靈帝也已逝,就怕有篡謀奪權之輩出現 ”。
此話一出,荀攸和荀諶卻不是十分驚訝,而是相互笑著點點頭。
就在這時荀諶說道:“殿下,我等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望殿下能夠回答”。
劉備聞言笑道:“友若先生但說無妨”。
見劉備答應後,荀諶說道:“若是有一天這天下再遭大亂,殿下會如何做”?
劉備疑惑心想“不知道荀諶為何問這等問題,但疑惑片刻後便說道:“定當立三尺之劍,再次掃除亂黨,立不世之功,匡扶漢室”!
荀諶和荀攸見劉備如此說也是說道:“殿下,若真有這麼一天,我等也想為殿下所用,殿下之才我等已然服矣”。
劉備沒想到這二人過來是要投效他,雖還未真正拜主,卻也得到二人的承諾不是。
於是劉備說道:“二位先生可是當真”!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荀諶和荀攸說道。
劉備見二人同意後,也是欣喜,便和二人又在府內暢聊許久後,又將二人給親自送出府外,並叫侍衛一直護送二人,這也讓荀諶和荀攸心中感動。
..............三日後。
劉備這幾天也都是去往宮中弔唁劉宏,慢慢的也是熬到了劉宏下葬這天,群臣出殯,好不壯觀,而這一次的下葬足足一天一夜才將所有的步驟弄完,至此漢靈帝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