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是宋時冕買的。
他帶舒意來看的是民國雙女主經典劇目《春逝》。
而舒意恰好沒有看過這一部。
觀眾落座,一陣輕微地喧囂之後全場燈滅,舒意聽到宋時冕對自己說了一句話。
“希望你喜歡。”
英國拜倫的同名詩歌中有這樣一句話:“如若我們再相見,時隔經年,我將何以致你,以眼淚?以沉默?”
劇目《春逝》有兩位女主人公,一位是以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顧靜徽為原型的顧靜薇,另一位則是以被譽為“東方居里夫人”的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為原型的瞿健雄。
這一對年輕的物理學雙姝攜手抗拒隨波浮沉,也在短短一年的共度時光裡,影響了彼此的一生。
機緣巧合之下,她們那支沒跳完的舞,再無後續。
所以她們的故事看似絕對不是拜倫這首詩歌的好回應,“如若我們再相見,我將以何致你?”
前提是如若再相見,然而在她們短促的相逢之後,漫漫人生再沒有相遇過。
這是一場指向離別的相逢。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她們的的確確影響了彼此的一生。
在那個動盪沉浮的年代,女性搞科研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是少有的聚焦於女性關懷的作品,不知道宋時冕是從哪裡發掘來的。
《春逝》談及民國時代女性之困、求知之難和對未來願景的堅持。
故事背景發生在物理所的方寸之間,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所以製作方全程採用了以昏暗光影下只有人物所在之處投射光亮的做法。在那個年代、那一年發生了很多事,國難當頭之際,各種大事輪番上演,彷彿一一滂沱的大雨,而《春逝》這個故事,更像是一場夾雜在許多場滂沱大雨中的連綿細雨,不夠顯眼,不夠有重量。
如果不是被搬上舞臺,可能很多人都不會知道有這樣一位女性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發,然而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吳健雄卻沒有得到留名。
在一間小小的研究所裡,兩位女性物理學家初次相遇了,她們只相處了一個春夏秋冬,從陌生人慢慢積攢起互幫互助的情誼。
舒意最喜歡的一個點就是,顧靜薇和翟健雄的戲服是旗袍,在一群黑西裝中出現了兩個穿旗袍的婀娜身影,多麼美好。
哪怕所行是枯燥乏味的研究工作,她們身著旗袍,仍然代表著女性的堅韌和柔美,在一片男人的事業中爭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兩個人都曾經過社會的敲打,因為她們是女性,所以她們天然收到了許多不公正的對待。
所裡沒有女研究員甚至沒有女廁所,最佳教員一向是由男性獲得,所裡椅子的高度都是依據男性身高的標準打造的。
沒關係,於是顧靜薇就穿高跟鞋。她不懼怕孤獨,她成為了自己的戰友,用自己的方式和大環境做抗爭。
但是,女性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多麼動人。
翟健雄在出國前為她鋸短了椅子腿。
當顧靜薇獲得最佳教員時,她得到的獎品是仍然一根領帶,翟健雄就替她把領帶改為領結。
正如她們的那句話:“世人的眼光或許分男女,微小的原子與核子卻不會,我們的努力終究是能被人看見的”。
最後,翟健雄出國後她們一生再未見過 。
但她們卻各自走在求索的路上。
《春逝》中有一句很動人的臺詞:“願你與它一般光華璀璨,也希望你在灰暗日子裡,永遠嚮往夏天的來到。”
最後,燈光打在兩位女性身上,她們一同完成了那支被打斷的華爾茲,在謝幕裡彌補了遺憾。螢幕裡同時出現了一行小字:“獻給歧路同行的你。”
演出結束了。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好的作品,儘管舒意認為其中也有一些令她費解的設定。比如顧靜薇36歲大齡未婚,恨嫁,每週固定保留的相親節目。以及翟健雄的性格被設定為古怪的。
編劇給這兩個優秀女人的身上新增了許多與當今社會矛盾的認知,她們身上也有著妥協的一面。
這一點舒意其實並不是很認同。
廳內的燈光由前及後,由外及裡地一盞盞亮起來,伴隨著演員的謝幕鞠躬,觀眾開始陸續退場。
舒意和宋時冕是在人差不多走完的時候起身的。
宋時冕走在前頭,舒意跟在他身後。
兩個人在長長又狹窄的座椅縫隙間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