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麼?
紛紛感覺幾百號人就一直這麼忙活著,沒有任何目的。
不敢說,也不敢問吶…………
要不是自己國家的王,這些人指不定就開罵了。這是誰發明的吶?多損人呢?
………………
看著這一堆堆粗糙的纖維,逐漸被搗爛成泥巴一樣的絮狀物,炎楚的臉上也看到了喜悅的笑容。
這事,快成了。
融漿池裡,一坨坨如同泥巴一樣的絮狀物被投了下去。然後幾個工人拿著搗棍將其搗散,攪勻後,就可以用竹簾子開始撈紙了。
炎楚拿著一張竹簾子在熔漿池裡來回各一下,竹簾子上沾著一層細膩的纖維絮狀物。這就是竹子做成紙張的原形,這時候就需要經過將簾子倒過來,脫簾子。如此反覆進行推拉倒溼的紙張脫模,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後,就可以用木板壓住紙張後開始脫水。
因為熔漿池很大,有將近兩米長,一米多寬半米深。所以能夠同時有十多個人進行作業。其中由六個人進行撈紙,然後交給另外四個人進行脫模,另外兩個人再用木板對溼的紙張進行人工脫水。
接下來的話就是將紙張一張一張的揭開,晾在陰涼的地方風乾就可以了。炎楚特別交代過,不能曬,因為一曬的話就容易使紙張變形,變得不平整。
工人們嚴格遵守著王交代的每一項工作,因為他們知道,王對這個事情有多麼看重。
接下來就是烘乾了,這一步時間很快。但是需要特別注意,不能有明火,而且還得提神觀察。稍有不慎,紙張起火功虧一簣。
在摸索中,在反覆的實驗中,經歷了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炎國的第一批紙已經制作出來了。
炎國記錄官撰寫的《炎國大事紀》中記載:
炎國八年秋,炎木城,炎王楚,教人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