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圍牆是個麻煩的事情呢?
因為圍牆是用磚堆砌而成的,做土炕的土磚是肯定不能用的。土磚是泥巴做成的,放到山洞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是如果堆砌到外面的話,一旦長時間淋雨的話那麼就很容易被雨水衝散,導致垮塌。
阿毛自然不會讓族人們的勞動成果被雨季淋成一攤泥,那就只有一個辦法_“燒磚”砌牆。
大概算了一下距離,如果要把三面的路口都砌牆連線到一起的話,大概有將近六千米那麼長。所以說確實是長了一些,難度係數可想而知。
可是不建的話,挖洞多出來的黃土和挖排水溝多出來的黃土,已經堆成一座新的土山。雨季一來,就會被雨水衝到河裡,以後再想建的話又得重新挖土了。
想了一整夜,終於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第二天,一早召集族人一起聚集,開始安排族人去拾撿柴火,而獨自又帶著製造隊研究起了制磚模型。
這個紅磚模型和土磚的不一樣,紅磚模型不能太大,因為太大了不好燒製,弄不好就直接沾到了一起形成一坨泥塊。所以模型得改良,不但要改小,還得一次能做出來很多塊的磚才行。
畢竟三四塊紅磚的大小才能抵得上一塊土磚的大小,將近六千米的距離得多少磚才能砌好這堵牆呢?最起碼也得有兩米高以上才能形成一個最有效的防禦。
說實話,這種工程不是現在四五百人的部落,短時間就能完成得了。如果要辦下來的話,估計就目前這點人,沒日沒夜不停的做磚堆砌得幹上一年才能幹好。
於是為了避免挖出來的黃土的浪費,阿毛帶著製造隊將模具做好了幾十個,一個模具能做將近20塊紅磚模型,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
山上流下來的一條小溪提前被阿毛用土攔截了下來,這段時間已經儲存了很多水了,於是決定開始和泥做磚胚。
三百多人被分成了五十多組,兩人抬磚模具,兩人放泥,還有一人撒幹泥粉。撒的粉是方便脫模,不易泥巴黏結模具。這樣的工作效率很高,不到一天時間就做出來近萬塊磚胚,那還是大家還不是特別熟練。
黃土泥巴製成磚胚後,接下來就需要曬乾了。花了不到五天的時間,整片地方全是擺滿了曬著的磚胚,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阿毛然後吩咐族人開始把之前的磚胚收集起來,擺成了一個圓形窯的造型,足足裡擺了將近三米高。然後在中間底下留出了將近兩米多寬的燒火的空間。
花了五天的時間,今天終於可以開始燒窯了。
有人問為什麼阿毛懂燒磚,別忘了阿毛前世的記憶是沒有丟失的。他記得家裡蓋房子的磚還是他父親燒製的,那時候還幫著家裡做過磚。那段時間的勞累,兩世為人都忘不掉。
下面要做的就是點火了,取過來火種把乾草墊在下面引燃。慢慢的開始加小柴火,加大的木柴,火也越燒越旺起來。
磚窯一旦開始燒製,三天內是不能停的,一旦停火那麼這窯磚就會廢掉。現在開始就需要派族人輪流看護了,柴火要及時新增,火不能停下來,就連睡覺也要有族人看護不能停火。
在第二天的時候,按照第一個窯的圓柱形狀開始碼好磚胚,開始了第二座窯第三座窯第四座窯第五座窯的燒製。第三天又開始燒製了五座窯。
每天都會有十五個族人輪流照看磚窯的火,剩下的人全部都是在收集柴火,一個窯要連續不斷的燒製三天時間才能成窯。只有這樣子,磚胚才能從泥巴變成結實耐用的紅磚。
也就是趁著這段時間,部落前面的這處緩坡的植物全部被清理掉了,曬乾後成了柴火。之前用木柴圍城的“圍牆”,也被族人們用得差不多了。
直到雨季來之前的前幾天,才將這些黃土用完,將所有做好的磚坯全部燒製完。不但是挖出來的黃土用完了。
連帶著緩坡下面的一個低窪處,也被阿毛指揮著挖出來一個很大很深的大坑?族人們並不知道挖這個坑有什麼作用,但是是族長交代的,那麼幹就行了。兩百多人足足挖了五天,用筐背了三天的土,全部做成了磚胚。
而這個窪地則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足足有四五個山洞那麼大,有一個人那麼深。
終於在雨季來之前的第三天,阿毛讓所有族人全部停工了。不得不停工的,但是雨下下來後,淋到磚窯上紅磚就得廢掉。
看著洞前面擺放好的一堆一堆的紅磚,阿毛感覺心裡極為有成就感。因為,這裡已經堆滿了不低於二十萬塊紅磚了……這個數量的磚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