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刻對顧停超露出了微笑。而在這一次次的交流與相處中,愛情的種子也在兩人心間悄然萌芽。
他們一起漫步在街頭巷尾,逛街購物,挑選著彼此喜歡的小物件;一起在超市裡挑選食材,為對方準備溫馨的晚餐;在公園裡,手牽著手,享受著陽光和微風的輕撫;踏上浪漫的旅行,領略著世間的美好風景;在電影院裡,肩並肩,沉浸在銀幕中的悲歡離合。
愛情在時光中逐漸升溫,他們走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未來彷彿一片光明。
然而,命運卻在這時跟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有一天,顧廷超在河邊散步時,或許是舊疾突然發作,又或許是一時的疏忽,他失足落水。儘管周圍的人迅速施救,可最終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淘秀麗得知這個噩耗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那個曾經與她一起編織美好未來的人,就這樣突然離開了。
她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一個歷經艱辛實現夢想的人,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為什麼命運如此不公?
淘秀麗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思考之中,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過往的種種不如意,加上如今失去摯愛之人的沉重打擊,讓她對塵世的紛繁複雜感到無比疲憊和厭倦。
最終,淘秀麗決定削髮為尼,遠離這充滿無常和痛苦的塵世,去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解脫。
淘秀麗靜靜地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世界,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迷茫和哀傷。自從顧停超意外離世,她的心彷彿也跟著墜入了無盡的深淵。曾經的甜蜜回憶如同一把尖銳的刀,一次次刺痛著她脆弱的心靈。
包租婆賽彌陀,也就是淘秀麗的奶奶,心疼地看著孫女日漸憔悴的面容,心中滿是憂慮。
“秀麗啊,別再這樣折磨自己了,日子還得過下去啊。”包租婆輕聲說道。
淘秀麗轉過頭,看著奶奶,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奶奶,我的心已經死了,這世間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沒有了意義。”
包租婆賽彌陀嘆了口氣:“孩子,我知道你心裡苦,可出家當尼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淘秀麗堅定地說:“奶奶,我已經想好了,我要去尋找內心的寧靜。”
包租婆賽彌陀無奈地搖搖頭:“那你可知道出家的條件?你得有大菩提心,能承擔如來家業的重擔,身體要健康,年齡要合適,還得有學歷證明,公安局的證明,最重要的是要父母同意。”
淘秀麗咬了咬嘴唇:“奶奶,我知道,我會努力達到這些條件的。”
為了能夠出家,淘秀麗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準備。她首先去醫院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幸運的是,她的身體狀況良好。她是大學畢業生,學歷證明沒有問題。
接下來,就是要徵得父母的同意。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淘思民和母親李愛村時,他們堅決反對。
“秀麗,你這是在逃避現實!”父親淘思民憤怒地說道。
母親李愛村則淚流滿面:“女兒啊,你還年輕,未來還有很多可能,不要這麼輕易放棄啊。”
淘秀麗哭著說:“爸爸,媽媽,我真的累了,我只想尋求內心的解脫。”
經過淘秀麗的苦苦哀求,父母最終還是心軟了,無奈地同意了她的決定。
拿著父母的同意書,淘秀麗來到了公安局,辦理相關證明。在公安局裡,工作人員看著她,不解地問:“小姑娘,這麼年輕,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淘秀麗淡淡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這是我的選擇。”
一切準備就緒,淘秀麗來到了浦東新區曹路鎮的顧東村李家盤三十七號的潮音庵寺廟,俗稱“觀音堂”。
淘秀麗走進潮音庵,看著眼前這個始建於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的上海著名的重要佛教勝地和旅遊景點,就聽見一位小尼姑在首先向她介紹道:“潮音庵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主殿)、藏經樓、玉佛殿、報恩塔、圓通寶殿、寮房等,收藏有國寶《大般若》藏經一部。裡面主要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和釋迦牟尼、南海觀音、地藏王菩薩等佛像,兩旁列十八羅漢。西廂房三間為客廳,進門為彌勒殿,內供彌勒佛和韋馱像,殿外有大鐵鼎一座,現為浦東新區佛教協會活動的主要場所,目前正在新建七層的報恩塔。”
這位小尼姑繼續介紹說:“上世紀三十年代川沙著名愛國人士黃炎培先生親題門額,現今門樓‘潮音庵’三字為龍華寺方丈明暘法師手書。關於‘潮音庵’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