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青年在不停地叫著:“喂,居民同志們,有誰在樓道門口外面,看到我804室訂購的大米和蔬菜包裹嗎?”“剛剛快遞員說,我網上訂購的大米和蔬菜包裹已經到小區裡了,可是,現在門口外面沒有我804室的這個包裹。是不是誰拿錯了包裹?“就是前幾天小區群裡在網上訂購的大米和蔬菜包,有訂購過的居民看一下,有沒有拿錯的?”
可是,一時也沒有人回應。於是,那個男青年還在繼續大聲喊著。顧芳芳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立刻關閉電視,一骨碌地拿好手機,帶好口罩、手套下樓來。看到那個男青年就問:“你是幾樓幾室的?”
這個男青年回答:“我是8樓804室的戶主,我要找我的快遞包裹,可是沒有找到。你能幫我找一找嗎?”
顧芳芳說:“可以,你把群裡原先訂購的單子給我看看。”
男青年連忙開啟微信群原來的訂單,給顧芳芳看。
顧芳芳從頭看到尾,再從尾看到頭,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男青年是8樓804室的,還有一位老大爺是18樓804室的,兩個人同時訂購了大米和蔬菜。是不是老大爺拿錯了呢?對,去問一下18樓804室的老大爺,不就清楚了嗎?
顧芳芳對男青年說:“你跟我上18樓去看看。”
男青年莫名其妙地跟著顧芳芳來到18樓804室敲門,開門的正是那位老大爺。
顧芳芳問老大爺:“大爺你的大米蔬菜包拿到了嗎?”
老大爺回答:“我拿到了,有什麼問題嗎?”
男青年忙問:“你拿到了幾包大米,幾包蔬菜?”
老大爺回答:“我拿了兩個包裹,不知道里面是大米還是蔬菜。你們自己進門來看看吧。”
顧芳芳和男青年走進去,開啟兩個包裹一看,每個包裹裡都有大米包裹和蔬菜包裹。但是,一個包裹寫的是:18號樓804室,另一個包裹寫的是:8號樓804室。
事情已經很清楚:老大爺主要是沒有看清楚樓層和室號。他以為一個是蔬菜包裹,另一個是大米包裹,所以一起拿了回家。老大爺這時也看清楚了,一個包裹寫的是:18號樓804室,另一個包裹寫的是:8號樓804室。連忙跟男青年說了聲:“對不起,我沒有看清楚樓層和室號,錯拿了你的包裹,請你原諒。”
男青年說:“算了,看錯拿錯我也有過,沒關係。”
顧芳芳對男青年說:“好了,現在可以拿回你的包裹了。”
男青年說:“謝謝你,黨員志願者同志。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還在樓下乾著急呢!”
晚飯後,三位黨員志願者又不顧一上午的疲勞,來到物業後門,開始和居委的同志一起,分發安徽給臨海市東港區濱海鎮“封控”的小區居民送來的救災物資。賽彌陀負責把那些包裹拆包整理,一份一份地分堆;李愛村負責把分堆物品一個一個裝入馬甲袋;顧芳芳負責在每個馬甲袋上用記號筆書寫居民住戶的樓號、樓層、室號。
為了小區居民在“封控”期間能夠度過難關,他們每天晚上都要和那些白衣天使一起,一直忙碌到夜11點半,甚至12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今天晚上也不例外,已經快12點了,他們還在小區28樓從上到下分發物資,還在5樓敲門呢!
這正是:一個黨員一面旗,三個黨員一行旗;每當居民有難時,先鋒模範見風姿;小區黨員所在處,紅色旗幟正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