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封控鄰區異樣之謎(1 / 2)

從2022年4月6日濱海鎮朝露佳苑小區“封控”以後,僅僅四天,只隔著一條馬路,彼此相鄰的金豐小區和銀康小區,於4月10日、11日,也相繼被“封控”了起來。

在封控的前一天4月5日,附近的超市,菜場,糧店,日用品商店等,出現了居民搶購物資的情況。當天晚上,甚至出現了居民們排隊買東西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半還不肯離去的現象。

金豐小區和銀康小區分別從4月10日、11日“封控”了4天后,還是沒有停止的說法,上面通知說是繼續“封控”一週。這樣一來,兩個小區的居民們家裡沒有冰箱的就出現了無米之炊的情況。為了維持生計,各個樓組的微信群裡,出現了瘋狂的網上購物現象。

金豐小區居委書記老馬立即召集各個樓組長,召開了居委會擴大會議,部署了封控期間小區工作的具體要求。各位樓組長回去以後,分頭落實,嚴格執行。

而銀康小區居委還只是三、五個人的臨時居委,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作為新上任的書記小顧,缺乏強有力的組織能力和危機感,只是召開了臨時支部、居委委員參加的會議,嘴上誇誇其談,幹部群眾要齊心協力,堅決打勝抗疫這一仗,忽視了樓組長的作用,讓臨時支部委員和居委委員分頭去給樓組長傳達會議精神,“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管好自己的樓道,儘量不要出紕漏。

在之後的一週裡,金豐小區樓道微信群有樓組長當團長,負責團購以及派人分發到貨的物資,其他人沒有自說自話組織團購以及分發到貨物資的;門衛處嚴格按照封控小區人員車輛進出的要求,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查驗核酸碼,必須是48小時內的綠色碼才合格,車輛有通行證,貨物有收貨人姓名、電話、訂貨的正確資訊,方才允許放行進入小區。凡是封控樓道內的人,不許出樓道門口警戒線,只能在警戒線內收取快遞貨物;封控門洞內的一家人,不許出門,由志願者送貨上門;放在門衛處的貨物,經過消毒才送貨到各居民樓門口的警戒線邊上,門衛送貨的人都戴口罩、手套和腳套,回來後還用消毒水洗手;居民出來取貨也都戴著口罩、手套和腳套,回家後也都進行消毒洗手。

而在這一週內,銀康小區門衛處新來的保安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和車輛核查不嚴,沒有看牢,門衛前面的21樓、22樓有人發現,小區內多次有人偷偷溜出去,給別人送貨或買東西;送貨的快遞人員中也有一人陽性;管控樓居民下樓取貨,居然還有沒戴口罩或手套的,更不要說戴鞋套了。有陽性的人居然也可以偷偷下樓取貨,這樣難道不是增加了其他人被感染的機率嗎?

金豐小區做抗原時,是由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兩人一組,上門一家一家地進行,均戴口罩、手套和腳套;做核酸檢測時,也是由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在樓道門口警戒線外擺攤,然後一戶一戶地輪流叫門下樓進行,除了戴口罩、手套和腳套外,還必須間隔兩米排隊,出示核酸碼,掀開口罩的下方,不露鼻子,只露出嘴巴進行檢測;發現有陽性的人,及時送走隔離,絕不過夜等等。

銀康小區做抗原中,發現有人替代做,使得一些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有陽的人感染了;核酸檢測時,排隊沒有按照要求做,一開始離開一米,到後來,都擠在一起。檢測中,有人口罩全部摘下來, 使得有陽的人與別人透過呼吸接觸,增加了感染的機會。這樣一來,小區裡哪有陽性人員不增加的道理呢?

賽彌陀聽說了兩個鄰居小區的防疫情況後,馬上在朝露佳苑小區業主群裡發出訊息:各位小區的居民朋友,4月10日,上面通知再延遲一週“封控”。同一條馬路上,相鄰的金豐小區和銀康小區,卻出現了兩種不一樣的情況:金豐小區因為老馬管理有方,36幢樓只有3幢樓有陽性被“封控”,其餘33幢樓全部無陽性;但是,銀康小區24幢樓中,22幢樓有陽性人員而被“封控”,只有2幢樓無陽性。你們說,這是什麼原因呢?

賽彌陀請小區支部書記兼居委主任老馬繼續分析。老馬接著說:“在這‘封控’時期,兩個相鄰的小區出現兩種不一樣的隔離狀態,其中的謎底請各位朋友一起思考一下,就非常清楚了:要想把小區管理工作做好,有句老古話說的有道理,“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也就是說,小區的領導作用很重要,小區居委、物業、保安隊的配合也很重要。支部書記、居委主任決策有前瞻眼光,組織能力強,辦事效率高,加上各部門配合密切,那麼,小區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就會做得很好;反之,支部書記、居委主任如果缺乏先進管理的理念,前瞻性的意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