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元宵夜裡的志願者(1 / 2)

元宵節有送花燈,吃元宵,耍龍燈 ,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遊九曲,迎紫姑等豐富多彩的娛樂喜慶活動。一般來說,一定是一個熱鬧的夜晚。

但是,2020年的元宵節,抗疫志願者們不但白天非常忙碌,而且元宵節的夜晚依然是沒有休息,他們依然默默地戰鬥在抗疫的第一線上。

2月8日這天晚上6點,為了讓群眾瞭解和掌握和防控舉措,最大程度提升了群眾的知曉率,讓疫情防控知識深入人心,作為臨海市東港區濱海鎮朝露佳苑小區的抗疫志願者賽彌陀和兒子思民一吃好晚飯,馬上站在小區門口外面的宣傳攤位上,一直為各位出入小區的群眾發放防疫知識宣傳單,並提醒顧客在非常時期請儘量減少外出活動,如需去菜場、超市採購食材的話,儘量多采購幾天的東西,要透過正規途徑瞭解本次冠狀病毒相關知識與資訊,堅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科學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工作。

晚上7點,賽彌陀和我一起,夫妻雙雙來到鎮裡街上和2號線地鐵站等公共場所,透過發放宣傳單與手提喇叭宣傳的形式,逐個對過往群眾與旅客進行宣傳勸導,教育引導他們配合政府開展好防疫工作,要加強少聚集、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意識。

我們倆注意到,小區裡有些老人並不把疫情當回事,出門不戴口罩,人忘了帶出門證。於是,我們倆已經提前在2月6日請兒子思民下載了2月2日的《上海實體商業聯合釋出抗擊疫情倡議書》音訊,做好了在小區裡元宵節晚上做宣傳的各項準備。

於是,從2月7日開始,我們挨家挨戶,對大家再三宣傳勸說。2月8日晚上8點再去宣傳的時候,我們發現,小區裡的抗疫氛圍變得緊張起來,戴口罩的群眾明顯增多。當我們再向群眾講解防護常識,告訴他們,抗疫活動將持續開展下去,直至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並送口罩時,群眾都積極配合,紛紛響應。

我們兒子思民的愛人李愛村也是鎮裡的社工,也是一名抗疫志願者,為進一步確保疫情宣傳工作落實到每個家庭、每個人,透過多種宣傳方式,營造“防控知識人人曉、防控要求人人做”的良好氛圍。

2月8日晚上,輪到李愛村值班時,她採用“花樣”方式進行宣傳。6點半,她先在村委廣播室開通線下的喇叭全時段、立體化的播放宣傳,引導村民儘量不外出,勤洗手,戴口罩,不到人多的地方湊熱鬧。

7點鐘時,李愛村帶領兩名黨、團員,在村裡的主要道口圍牆、電線杆的醒目位置貼上宣傳標語,例如“戴口罩總比帶呼吸機好,躺家裡總比躺IcU強”,又如“帶病返滬,不孝兒郎,傳染村民,喪盡天良”等,這類警示性標語在村裡得到宣傳普及。

8點半,她又帶領這兩名黨、團員,在網上編了很多傳播性強的順口溜,同時透過自拍短影片,內容包括防疫病毒的常識、防疫小妙招等,在抖音上傳播。

我們的親家王勝利是鎮派出所“抗疫志願團”的團長,作為一名黨員,他雖然離開要退休只有3個月了,但是他卻還是積極站好最後一班崗,配合社群各部門,採取電話、張貼通知、上門排查等方式排查疫情。王勝利和所裡的幹警志願者,在2月8日晚上,從6點到10點,一直排查到全鎮最後一個村和一個小區的第戶、第人,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助力疫情隱患排查工作。

王勝利帶領全體幹警根據社群提供的電話,挨家項詢問,做好記錄。電話號碼發生變化的,他們就請老包,老李,王阿東等小區的志願者協助,上門打聽鄰居,向供水、供燃氣、供電部門尋求幫助,特別是外地回滬人員,“挖地三尺”尋找聯絡方式。

你看,面對小區北邊的大華新村一位獨自一人在屋裡的大爺時,王勝利輕聲笑著說道:“呵呵,您不用開防盜門,我瞭解一下情況就走。”大爺馬上回答:“哦,沒有關係,你問吧,我聽著呢!”

路上,王勝利看到一位阿姨口罩戴歪了,馬上上前禮貌地指出:“您的口罩戴法錯了,應該緊貼鼻樑,我來教您。”阿姨:順從地說:“好的,麻煩你幫我重新戴好。”

王勝利帶領志願者們入戶排查,隔門“喊話”。在這這場元宵夜的抗疫排查“戰鬥”中,全體幹警志願者齊心協力,奮勇戰“疫”,盡顯擔當。電話排查中,王勝利的電話打欠費了,繳費再打;沒電了,用隨身攜帶的充電器一邊充電一邊打,真正體現了一位鎮派出所領導的模範帶頭和黨員志願者的先鋒作用。

在疫情排查過程中,王勝利和他帶領的幹警志願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