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出行,趙軒也並沒有帶多少,只有一干護衛隨行。
離開齊魯之地,王翦終於忍不住問道:“大王,咱們是去接手長城軍團是嗎?”
“是也不是,實際上,本大王此番前去鬼域,就是為了滅掉匈奴,接手長城軍團,只是計劃中的一環。”趙軒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
“大王,是想用長城軍團滅掉匈奴。”
王翦看著身後的那幫人不由地有些迷茫,這事似乎有點不對。
既然是要滅掉匈奴,趙軒放著那麼多好用的武器不用,卻偏偏就帶了這點人去?
這不是要滅匈奴,莫不是要讓匈奴和長城軍團拼個兩敗俱傷?
想到此處,王翦不由地倒抽一口涼氣,但還是冷靜了下來,“大王英明,我等先去鬼域,兵卒裝備一定另有安排......”
“沒安排。”
趙軒三個字把王翦心中最後的僥倖打地支離破碎。
蒙武也懵了,“大王,就靠著咱們這些人去打匈奴,會不會太草率了點,那幫匈奴人不好對付的。”
“匈奴人擅騎,對鬼域的地形又十分熟悉,我等去了之後,嬴政之所以要修長城,就是因為,無法一戰而剿滅他們。”
“哈,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嬴政不行啊!就是慫,要那本大王說,他修個雞毛長城,有那錢給將士們多好,俗話說得好,只要錢到位乾死幹殘廢。”
趙軒搖頭晃腦道:“修個龜殼,把自己縮在裡面,還不敢探頭,生怕被匈奴咬死。這是什麼行為,這就是歷史的倒車!”
“不是啊,匈奴南下劫掠,來無影去無蹤的,自從修了長城之後,匈奴人便再也沒有南下的機會。”王翦忍不住辯駁道。
匈奴人擅長騎兵作戰,不擅攻城,長城存在的作用就在於此。
“嘿,老王,你這個想法很有問題啊,跟了本大王這麼久,你咋也如此鼠目寸光?”
“為何本大王是漢王,就是因為漢族的包容性,正所謂天下之大,皆是漢土,日月所照,皆是漢民,怎麼能將我們的族人拒之門外呢?”
“合適嗎?”
王翦、蒙武皆是一怔,說實話,趙軒這話有點炸裂了。
匈奴是自己人?
漢王你清醒一點,那是敵人好不好!
在他們眼中匈奴全都是一群未開化的蠻夷,這幫蠻夷沒有任何的道理可講,怎能稱為漢人?
“想想本大王的封地,那就是民族融合的典範。”
“大王說的是那群......棒子?”
蒙武忽然想起,趙軒忽悠那幫操著奇怪口音的人,按照趙軒的說法他們來自距離齊魯之地不遠的半島。
當時給他們忽悠的,好好的一群人愣是以為自己的先祖是從咸陽逃難出去的,直到最後,一群人都在那喊:跟著漢王打回咸陽老家去。
“對啊,棒子只是小部分,人不多,他們都在很努力的融入漢族,以漢籍為榮,本大王的漢族是一個相容幷包的民族,到時候還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加入進來。”
“難道你就不願意給匈奴一個機會?”
關於民族融合這方面的事,趙軒頗有心得,而今朝鮮半島上還有李氏王朝的存在。
趙軒遲遲沒動手,就是因為大秦還在,在沒有拿下大秦之前,就打下大大的疆土,嬴政把握不住的,只有他趙軒才能成為世界的王。
自此之後,什麼百年屈辱史,全都不存在。
單開族譜都不算啥,真大丈夫,應該單開一冊歷史書!
“匈奴蠻夷,要教化怕是難如登天啊。”王翦仍舊覺得趙軒天真。
“難如登天,呵呵呵呵,沒那麼難,一共分三步,先打服他們,再關到籠子裡,最後天天讓他們被論語。”趙軒得意一笑,“為此,本大王特地將扶蘇給他們送去了,相信靠著他的教化,匈奴一定會望風歸附!”
“若是扶蘇的話......”
王翦、蒙武兩人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齊齊掃向趙軒,眼珠子都要飛出來了。
“大王,你不是說要把扶蘇送到齊魯來當人質嗎?”
“哦?本大王說過嗎?本大王只是說要用糧食換扶蘇,既然扶蘇是本大王用糧食換來的,那就說明扶蘇是本大王的所有物,他學了一身儒家的本事,不得為本王做做貢獻?”
臥槽!
大王說的好有道理啊!
所以,他是打算用扶蘇,去教化匈奴,跳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