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件大事分別是:
陳天豪攻破京師。
孟陽稱帝。
永安五年冬,陳天豪率部攻入了中州。
陳部士氣大振,一鼓作氣,不做任何停留,直接殺奔盛京。
見反賊馬上要殺到京城了,永安帝本想詔令各地前來京城勤王。
右丞相楊興甫卻勸諫道:
“孟陽率大軍平叛兩年,不僅未能剿滅叛軍,反而讓叛軍勢力越來越大。現在陳逆已經攻入中州,孟陽不思救駕,反而陳兵羽西。恐怕他早已有了不臣之心。
若陛下固守京城,恐怕孟陽會借陳逆之手殺害陛下。
那時,我們不僅等不來援軍,恐怕還會給了孟陽給陛下報仇,然後稱帝的機會。”
永安帝被楊興甫這段話嚇的不輕。
他知道盛京難保,於是君臣商量之後,連夜逃離了盛京。
沒了皇帝,陳天豪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盛京。
一進入盛京城。
他手下的將軍們,就被盛京繁華的景象迷住了雙眼。
他們再也不想走了。
當然,更不想打仗了。
所以,一進城,他們就極力鼓動陳天豪稱帝。
陳天豪也想稱帝,可是大瓊帝國的皇帝還沒有死,現在稱帝,他怕不被世人認可。
眾將見陳天豪不同意,紛紛找到李世昌,央求他去勸勸陳天豪。
李世昌安撫住眾將,來到陳天豪面前,說道:
“將軍,我們現在已經攻入京師,大瓊帝國已經滅亡了。大瓊帝國已亡,國家無主,現在您是眾望所歸,理應稱帝。”
永安帝準備逃亡的時候,他決定把皇宮燒了,不留給叛軍一磚一瓦。
是楊興甫勸他暫時不要燒,說,他們只是暫避叛軍鋒芒,早晚還會回來的。
就這樣,皇宮完整的儲存了下來。
這就便宜了陳天豪。
他進城之後,哪裡也沒去,直接就住進了皇宮。
這幾天在皇宮裡住的舒服,他暗地裡已經預設自己是皇帝了。
就連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明黃色的。
可他嘴上還是說道:
“孟平還沒有死,我現在稱帝,恐天下人不服。”
李世昌繼續勸道:
“將軍乃是義軍領袖,天下義軍均以您為尊,誰人會不服?
將軍稱帝,乃天命,也是眾將所期望的。
何況將軍稱帝有三利,不稱帝則有兩害。”
陳天豪問道:
“有哪三利兩害?”
李世昌分析道:
“一利為君:將軍搶先登基稱帝,則可成為王朝正統。進而可號令天下群雄,共同討伐殘瓊。
若日後,其他人敢稱帝,則為逆臣,將軍也可號令天下共討之。
二利為臣:凝聚軍中將士之心。眾將士跟隨將軍,就為了一個富貴。將軍稱帝,他們則可封侯。
他們為了保住眼前的富貴,定會更加賣命的為將軍驅使。
三利為民:群雄聽從將軍統一號令,避免了各自為戰,將會加快戰爭的結束,減少了百姓的戰亂之苦。
若將軍始終不肯稱帝,則有三害:
一害為:若其他人搶先稱帝,將軍是甘居人下還是再稱帝對抗?無論哪種,將軍都要落入被動。
二害為,將士們始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時間長了恐怕會心生不滿,離您而去。
那時大義、軍隊都將不在將軍這邊,我們日後恐怕連立足之地也沒有了。
有此三利兩害,將軍您還猶豫什麼?”
在李世昌的勸諫下,陳天豪終於答應稱帝了。
他決定明年開春稱帝。
為什麼要等明年稱帝呢?
因為他要邀請各路諸侯前來參加他的登基大典。
同時,他還對外放話,登基大典,也是分封大典。
來的諸侯都會受到他的封賞,並承諾日後有事,他會出兵保護對方的。
不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他則視為敵人,日後就是他攻伐的物件。
無數的信使,從盛京出發,前往了各個義軍所在地。
陳天豪在準備稱帝,而孟陽已經稱帝了。
在陳天豪攻入盛京後。
孟陽部下以永安帝已經遇害,國家需要雄主為由,勸孟陽稱帝。
孟陽在三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