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過官兵的戰鬥力,也就那樣。
次日趙陽抵達清河縣。
李書城從城上望去,趙軍最前面的大旗上書寫‘平寇總指揮趙’後面旌旗連成一片,很是威武壯觀。
李書城手下看到這麼多旌旗,均心驚膽戰,料想那趙軍人數肯定非常多,這還怎麼打,投降算了。
哎~不對!
李書城突然發現趙陽計程車兵每個人背上揹著兩個小旗,左右手還各拿一個大旗,乍一看,好像士兵很多的樣子,實際上趙陽計程車兵全用來拿旗子壯聲勢了。
“報~探子回報,那趙陽看似旌旗無數,可隊伍長度不夠,不似有十萬大軍,好像最多一萬人。”
李書城舒了一口氣,他早料定趙陽軍中沒有十萬人,只是沒想到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少。心中大定,隨後得意的用手一指趙軍,說道:
“我觀趙陽軍中士卒人人雙手拿旗,看似旌旗招展、連成一片,實則沒有多少人,趙陽必虛張聲勢,恐嚇我們罷了。”
部下聽後,仔細一看,確實如此,隨即對李書城的觀察入微佩服的五體投地。
有部下提出偷襲趙軍,李書城覺得,趙軍就算沒有十萬,恐怕人也不在少數,此時以靜制動方為上策。
趙陽到達清河縣,並未立刻攻城,而是讓士兵在城外安營紮寨,並把帶來的旗子全部插到營寨圍欄上。
旗子很多,營寨很大,從城牆望下去,從外面根本看不到裡面什麼情況,僅僅可以從正大門處觀察到裡面一點情況。
趙陽命隊伍駐紮在清河縣東門,其他三門只是日常派一隊騎兵巡邏、製造點菸霧什麼的。駐紮後,趙陽並不進攻,只是每天讓士兵鬆鬆垮垮的在營門外走動,自己則整日飲酒作樂。
李書城對趙陽的操作有些疑惑,不知道趙陽深淺,隨即命士卒日夜監視。
幾日後,張栩奉命帶領三百人進攻清河縣。
李書城在城上看著攻過來的三百人,心裡很是疑惑,靠三百人攻城?不知道趙陽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快到弓箭射程範圍內的時候,這三百人開始磨磨蹭蹭,不肯再向前走,張栩用馬鞭使勁的抽打,驅趕士兵前行。
“嗖~”
有個士兵第一次守城,特緊張,一不注意,箭直接射了出去。
“跑啊~”
見城牆有箭射來,隨即有人逃跑,一個帶頭,全都往回跑,張栩止都止不住。張栩沒辦法,自己也只好跟著往回跑。
“哈哈哈~”
“就這慫樣還想攻城?哈哈哈~”
城牆上守城士兵見趙軍如此不堪,都哈哈大笑起來。
部將勸道:
“大王,我們若乘勝追擊,必能取勝。”
李書城見士兵並未四散逃走,只是回營,冷笑說道:
“趙賊欺我,趙陽怎麼會只派三百人攻城,而且這些人慌而不亂,其中必定有詐。此時我們去追,恐怕會中了趙陽的埋伏。”
“趙陽必是見我城防嚴密,不願攻城,前有書信激怒於我,後有少量士兵攻城,必是想引誘我等出城,我等只需堅守,趙陽計策不攻自破。”
“大王聖明,我等皆不如。”
那日退兵後,趙陽並未再進攻,反而每天和將領在營中喝酒作樂。每天還讓一隊士兵用馬車拉著箱子出去,傍晚時分,或者第二天又拉著箱子回來。
搞得李書城更加疑惑了,不是來攻城的嗎?怎麼像是搬家?郊遊?
這一日,有十幾輛馬車來到軍營外,有個軍士一不小心打翻了一個箱子,遠遠望去,好像一箱金銀散落一地。
一個軍官迅速過來,一邊罵,一邊用馬鞭抽打軍士。軍士不敢反抗,只是連忙告罪,並手忙腳亂的把金銀收回箱子裡。
下屬報告李書城後,李書城大驚,哪來這麼多金銀?
又有屬下報告,抓到一個逃跑的民夫,此人供述,趙陽借剿匪名義,每天派人去搜刮錢財,或裝成賊兵搶掠鄉里,那一箱箱的錢財都是趙陽搶來的。
此人還供述,趙陽軍中人數並不多,僅有幾百人,大部分還是搶掠來的民夫,只是用來搬運財物的。
李書城聽到趙軍人數還不足一千,大為惱火,上當了。
趙陽一直以來只是虛張聲勢,並沒有真的打算進攻清河縣,他只是藉機斂財而已。而這幾天他還拼命的分析趙陽的舉動,現在想想自己在下屬面前丟了好大一個臉。
“趙賊欺我太甚!”李書城咬牙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