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最近學業如何?可有志入明考?”劉潤問道。
“想,但奈何在下學疏才淺,在經書一道上不甚明瞭。”
“聽書你和錢倩正在編輯字典?可否講講何為字典。”
“所為字典,就是字之典藏。……”
劉潤聽著尹天浩的講解,逐漸瞭解字典,這字典一經問世,必會超過現在說文解字等書。劉潤望著還在說的尹天浩,感覺此人甚是聰明,只可惜無心志學。如果走上官場說不定能造福萬民。
“此書甚好,一下就拉低了學者的門檻。讀書將不再是豪門的特權了。”
“多謝誇讚。這字典我也只是提供一個方法而已,具體編撰還是要靠錢小姐和徐夫子。”
,!
“哈哈哈,尹夫子過謙了。我不知道尹夫子為何無心治學,但才華確實非同一般,不知尹夫子今後如何打算?”
“太長遠的目前還沒有。眼下希望自家的生意好一些,吃喝不愁。”
“尹夫子倒是一個恬靜之人,但有些話我還是要和你講一講的。”
“劉縣令請講”
“你現在雖然無心治學,但是也不要沉迷於商賈之事。不說其他,就是商人地位問題你也應該明白,咱大啟國規定商人不可超授官秩不可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不可同坐耳食。商賈之子不可應試,不可入伍謀取軍功。不可穿金戴銀披絲綢,不得騎馬不得坐車……”劉潤在講商人的地位以及壞處。
尹天浩聽後,內心是五味雜陳,沒想到這商人地位如此低下,低下到如同賤役那般,就差剝奪人身自由了。壞了,那我豈不是已經成為商人了?雖然不想當官,但是該有的物質還是要有的。
“你現在不用擔心,我還沒有把你登記造冊”
聽完尹天浩鬆了一口氣,隨即又有些犯愁,那怎麼開鋪子啊,總不能只種地吧,瞧瞧那些只種地的,種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個房。“那您有沒有辦法技能經商又能享受這些?”
劉潤以為尹天浩會聽自己的勸告,沒想到還是想經商,有些失望。
“不談這些了,你對咱們縣的發展有什麼想法?”
“這個您才是行家啊。我不行不行。”
“讓你說說你就說說吧,對錯都沒關係。”劉潤自然也是隨口問問,一是想看尹天浩是否有真才實學,二是想緩解一下尷尬的局面。
“那我可就真說了”尹天浩其實早就有很多話想說,這縣令問,正好是個機會。
“咱們縣在劉縣令的帶領下如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還興修水利,百姓呢自然是豐衣足食。但是呢有一點我認為做的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差。”
聽到尹天浩說差,劉潤認真起來。雖然不認為自己有將相之才,但這大麓縣自己治理的還算不錯。哪個地方會差?想聽聽尹天浩說說到底哪裡差。
“我說的是衛生問題。”大麓縣城的衛生問題雖然不像中世紀的歐洲屎尿滿天飛,出行還要穿個高跟鞋個大簷帽那麼嚴重,但依然很差。在街道上隨處可見的牛糞馬糞,這些對農村出來的尹天浩來說還好,氣味也不算臭,而雞屎人屎就噁心多了。不僅噁心,氣味還臭。尹天浩是看見鋪子前面有屎糞都會立馬清理乾淨,但還是防不住有人順著牆角撒尿。先不說乾淨與否,就衛生問題就很大。如果這個人得了傳染病,那麼這一攤屎或一泡尿就成了傳染源。除了城裡這些問題,鄉下村莊的問題更嚴重。條件差,取水不方便,而且勞作累,大部分人養成了不洗手直接吃飯的習慣。洗澡更是一個大問題,夏天還好說,隨便在哪洗洗就成。冬天天冷,沒有專門的洗浴房間,在加上燒熱水麻煩,有些人一冬天不對應該是秋冬春三季都不洗一次澡。
除了這個還有就是醫術,一是有些技術確實不如後世先進。另一個就是倒懂得醫術的人太少了。因此造成了人口的死亡率比較高,尤其是孩子的夭折率竟在對半左右。尹天浩也在無意間聽到過柳氏其實在祝靈兒之前,還有一個孩子,但是早早的夭折了,身體還落下點小毛病。
這也是有些家族必須在孩子7歲之後才給孩子上族譜。
尹天浩絮絮叨叨,說的有些散甚至重複,這也是因為提前沒有打草稿,想到哪裡說到哪裡。
起初劉潤還只是聽聽,後來乾脆拿起了毛筆把這些一一記下來。
尹天浩提出了問題,自然也回答瞭解決的辦法。只是劉潤對有些方面不太懂,尹天浩走後,立馬請了縣尉和醫丞過來。醫丞是縣裡的醫官,從九品或者無官階,主要是監察縣裡的瘟疫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