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製鹽鍊鐵(1 / 3)

離部落幾里外的礦石採集地,在秋季陽光的照射下,石頭折射著陽光,呈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

“叮~叮~”,沉重的鎬敲擊在鹽山附近的石頭上,將一塊塊或是石頭、或是鹽礦石的物質從洞裡給敲下來。

部落裡通往鹽山和煤鐵礦處的道路也被修整了一遍,原本需要大半天時間才能往返一趟的距離,有了驢車和通暢的道路,只要一個小時就能到達。

“快點快點,今天的驢車快到了,還差一大筐才能裝滿,”羽落擦了一把汗,將手中的石鎬杵在地上,從旁邊的水桶裡舀了一大勺涼開水喝下,“再加把勁兒,裝滿一車就能跟著驢車回去了。”

鹽山取礦處,早已被部落的人挖出一個個大坑,坑底及坑壁上,都是一塊塊淡黃或者純白色的鹽礦石,甚至有些地方能撿到大塊的純鹽塊。在坑中揮舞著石錘的族人,每次敲打,都能砸下來幾塊拳頭大小的鹽礦。

“上面的,網上提一下,裝滿了!”

砸下來的鹽礦在坑底鋪滿一層後,有人用木鍬將礦石裝到桶裡,然後喊一聲,便有人從上面遞下來一個拴著繩子的木桶,裝滿後再提上去。

留在地表的族人,將木桶中的鹽礦石倒入麻袋中,然後抬到驢車上。驢車上裝滿後,則將裝滿鹽礦石的袋子放在周圍堆起來,等待驢車的下次到來,然後將木桶再次遞給坑下的族人。

輪換工作效率不算很低,每天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每個鹽坑每天大概能產出鹽礦石500多斤,用於煮鹽的話基本上可以煮出來350-420斤左右的鹽,正好夠兩輛驢車的載重。而這邊的鹽坑,最多的時候有10個同時開採,目前只有3個在投入生產,原因就是部落裡積攢的鹽礦石實在太多了。

部落現在製鹽的辦法,就是將鹽礦石破碎成小塊後,倒入到水桶中進行溶解,初步過濾溶液,將裡面不溶於水的雜質、石子、沙土給過濾出來,然後靜置;

第二天,將木桶裡的溶液上層給分離出來,底部沉澱的雜質再次去掉,用多層細麻布織成的網作為濾網,將溶液再次過濾一遍,如此過濾後的溶液,雜質含量就非常少了,接著,便將溶液倒入到鐵鍋中,在底下燃起煤炭,將水分給蒸發掉。

負責煮鹽的族人叫樹藤,就是巫從樹部落解救回來的原樹部落的一員,現在樹部落已經完全融入了熊部落。樹藤跟張洪學會了煮鹽後便一直帶著幾個不適合打獵的族人在此熬鹽。

煮鹽倒是對體力方面要求不高,但張洪還是讓樹藤這個優秀的獵手來負責這個事情,而且參與煮鹽的,多是原來樹部落的這批人。還有幾個小孩子,也能拉著小車,從堆放鹽礦石的地方將礦石運送到水碓房,用水碓把大塊的鹽礦石破碎,裝到一個個盆裡,再運到煮鹽的鹽礦工坊裡。

鹽礦工坊裡面立著好幾座灶臺,每個灶臺上放著一口直徑80多厘米的鐵鍋。在部落裡,鐵鍋要比陶器貴重很多,即便是熊山這些專職的鐵匠,每個月能夠成功澆鑄出來鐵鍋也只有十幾口,成功率太低,而且部落的鐵礦現在主要用於農具的打造和工具方面,連武器在建立了武庫後,也沒有再新增了。

幾口大鍋裡煮著飽和度趣味飽滿的鹽水,樹藤先是觀察了一下鍋中翻滾的水花,然後用木勺舀起一勺,用手指快速地在上面沾了一點,放入口中,品嚐後覺得濃度差不多,便開始減少鍋底的火,降低一些溫度,直到鍋中的水也蒸發的差不多,出現了很多白色的鹽晶,就可以準備出鍋。

“差不多了,將柴火退出來,準備翻炒。”

這個時候最為關鍵,要是火太大,熬出來的鹽就有股糊味。用木勺快速翻炒,可以讓底下的鹽跟上面的鹽混合,利用鍋下面的餘溫,把鹽裡面的水分給烘乾,這一步很是考驗操作人員的手法和時。等翻炒差不多了,移除底下的火炭,待鍋中的食鹽溫度降低之後,再將熬製好的食鹽,分裝到用獸皮和麻布製成的包裹中。

按照這個辦法煮出來的鹽,品質很好,幾乎不含任何雜質,潔白如雪,因為過濾了幾遍的緣故,吃起來也沒有太重的苦澀味道,深受族人和其他部落的喜愛,一直是熊部落對外貿易的重要物品。

煮鹽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大雪封山,都可以在室內完成,而且有煤礦的存在,對燃料的消耗也比較低,生產效率也高。另外,在粗鹽溶液熬製前,通常都會將這些溶液倒在一個大盆裡,蓋上網,放在太陽底下曬上兩天,蒸發掉多的水分,進一步提高鹽水中的鹽分含量,經過這種處理的溶液,每4斤的溶液就能熬出1斤多的鹽。如果按照鹽礦石和鹽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