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員安排(3 / 3)

後世的專家們和科學知識都會給你很多成為主糧的條件和原因。但基本上,主糧都有幾個特點:

一是種子含水量少,便於運輸和儲存,澱粉含量高;二是能夠大範圍地適應天氣和土壤、水分;三是具有增產的潛力,比如改善土壤肥力就能獲得明顯的增產、對植株優中選優也能讓下一代產量更大。

想讓粟米成為部落的主食,就必須要達成很多條件。首先是要有足夠多的土地來種植,即使是最原始的種植方式,在春天撒下一把種子等到秋收,那也得有很大的土地畝數才能獲得,足夠多的讓族人一直吃到來年收穫的食物;其次,部落要有足夠多的人口來開墾土地、改善土地肥力和田間管理;然後,還要及時將成熟的植株給收割回去,並進行脫粒、晾曬、儲存等工作;最後,在將這些粟米送到族人口中之前,還要將粟米脫殼。

古代有一種叫做舂米的刑罰,顧名思義,就是懲罰犯人用木杵或者石臼把穀物脫殼。既然被當做刑罰,那這個工作就肯定很累,而粟米要變成能食用的粟米飯,還需要脫殼,就要族人花大量的時間來舂米。

即使是後世,1000粒粟米的重量也才在1.5-2.5克之間,一畝地能產出100公斤的粟米,已經算是高產了。按照去年的計算,一畝地大概能收出來50-60公斤,今年因為有了田間密植和施肥,再加上田間管理,估計會增產不少。

但舂米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張洪準備用最簡單的水碓來實現自動舂米。門前的小溪,在有些地方,河床還是有一些落差的,將這些地方稍加改造,就可以放置多部水碓,只要很少的婦女或者老人照看,就能解放很多族人從繁重的舂米工作中出來。但人工舂米也不能停止,每日還是要讓族人舂出一些儲存起來的。

除了脫殼,還要將麩皮、外殼和果實給分離開,這也需要再設計一個風扇車,張洪在後世農村見過,篩選油菜籽的風扇車,只要將混合著菜籽莢殼和枯草的菜籽倒到風扇車上,以手搖動風扇車,內部的風板就會旋轉起來,產生風,把一些輕的雜質給吹出去,而重一點的果實,就會與雜質分開。而油菜籽跟粟米很像,只要用這個辦法,也能進一步地把粟米的雜質給去掉一些。

脫殼下來的麩皮,可以用來餵養牲口,甚至災荒年間,混合上其他糧食,也能勉強讓人果腹。本著不浪費的原則,這些麩皮,最終也會到部落牲口們的嘴裡。

這樣來看,今年播種的粟米,收穫後能緩解部落的食物壓力,也能讓周邊的部落和自己的族人認識到種植的重要作用。只有擁有了穩定且高產的食物來源,部落才能從以打獵採集轉向原始農耕,生產力發展進步了,文明才有延續的可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