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熱火朝天的建設(一)(2 / 3)

得到了獨當一面的機會,躍躍欲試,存著相互比較的心思,想要獵到比其他隊伍要多的獵物。

張洪安排的狩獵計劃,是將6支隊伍分成2組,一組由熊大、熊奇、樹皮組成,向西北方向探索,另一組則向東北方向探索。每一組的3支隊伍在同一方向上相距1-2公里,而整體的探索距離控制在5天的路程範圍內,一路上邊打獵邊邊探索,每隊在各自選擇的範圍內自由狩獵,以十天為期,十天以後,無論收穫多少,必須返回部落進行休整。

算上往返路程,以二十天為一個週期,每支隊伍還將進行內部人員的輪換,比如熊大的隊伍有15人,其中一半的人員,將會在15天后的休整後留在部落參與其他工作,而從部落裡其他人抽人補充到這個隊伍裡,這樣,既能保證狩獵隊保持穩定的狩獵水平,也能在這種行動中讓族人們都體驗一下遠離部落的生存方式,並且能夠讓各個隊伍的成員輕鬆一些,每個月還能修養一段時間。

去掉組建遠征軍的80餘人,在剩下的人中,前一個半月,主要負責收集各類材料和物資:其中30人組成的伐木隊伍,直接開到南邊的森林邊緣,從此地開始砍伐樹木,並挖出樹根,順便將這些地方給犁一遍。

因為有驢子的幫助,砍伐後的樹根要比人工挖、拽要省力很多,效率也大大提升。每日,能夠砍掉樹木200多棵,挖出樹根50多個。另外有30人分別加入了採鐵礦和煤礦的隊伍,在熊部落原有隊伍的基礎上,鐵礦石和煤礦的產量也在不斷提升。

另外,從剩下的族人中選了40人,去後山用燒火、澆水的辦法開採石頭,而部落剩下的青壯,則開始按照圍牆的規劃範圍開挖地基。

整個部落剩下120名不到的族人,多是老人和小孩,還有一些不能動的崗位,比如製陶、做飯、和鍊鐵,這些人除提供相關協助外,都被張洪安排到附近進行採集野菜、放養牲口、捕魚殺魚、田間管理等工作上了。

從所有人到了的第二天開始,整個營地從雞叫起床,吃過早飯後,便一隊隊地從南門出發,奔赴各自的區域。

開挖地基,張洪是吸取了建造居民區的經驗。

之前建築房子,挖的地基不算深,只有不到半米,但現在要造厚約一米五,高約四米的圍牆,地基至少要挖1.5米深。

為了提高這些人的水平,張洪在南岸附近給族人和僱傭的獵手們親自做示範,

“鐵鍬要這樣使,先用手將鐵鍬尖插到土中,然後用腳踩一下,踩深後雙手握住鍬把,往後壓,這樣土塊就很輕鬆地被挖出來,然後扭身提胯,把土給甩到坑邊堆起來……”

這段時間,需要開挖東面、南面、西面的三條地基,總共長度約1300米,地基深度1.5米,寬2米,僅僅靠著人工開挖,可想而知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為此,張洪不僅將最近所鍛打出來的鐵全部用於鐵鍬、鎬的製作,還給每個挖地基的人每人煮兩個雞蛋,主食管飽,為此,部落裡的雞蛋暫時不提供給其他人。

即使如此,每個人每天也只能挖上1米長的地基。

時間來到6月底,正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白天最高的溫度也達到了28、9度。粟田裡的粟已經開始抽穗,按照這樣的生長勢頭,再過一個多月,就能收穫了,這些天,張洪派了族人在田間地頭嚴防野豬、野兔等動物破壞粟杆,同時看田地的溼潤情況,及時用人力挑水澆田。

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和熱火朝天的掘土作業,現在整個圍牆的地基基坑已經全部挖掘出來,只在幾個供人出入的地方用木排搭成了一條通道,方便族人出行。

而分散出去狩獵的隊伍,除了有幾人在打獵時受了一點輕傷,其他每支隊伍都收穫頗豐:西北方向的3支隊伍,一個多月的時間共往部落運回3次獵物,當場被殺掉的製成了肉乾,剩下的牲口都被趕回部落。肉乾共有800餘條,活著的牲口有野豬15頭,山羊56只,野雞野鴨約200多隻,另外,還抓到了一群四處找食物的野驢,可惜沒能整個抓住,只抓到了20頭驢子;而東北方向的隊伍,所獲得的獵物更多一些,肉乾1000餘條,驢子25頭,野豬山羊共100只,因為人手不夠,所抓到的野雞野鴨少一些,只有80餘隻。

光是這些充足的獵物就足夠讓熊部落和其他小部落的人感到震撼了,往常,即便是獵物豐富的石部落,石灰他們一個月的時間,總共能打到的獵物也差不多隻有熊部落的三分之一,而且捕獵的過程中遠沒有像熊部落這樣輕鬆。

石灰連續參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