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開墾土地,對種植物的田間管理也非常重要,播種、施肥、除草、灌溉、驅獸,這些在這個時代都是需要耗費很多精力去做,才能做成的事情。
播種、施肥倒是簡單,反正明年開墾的土地就那麼多,種子按照比例撒下去就行,施肥也只要把那些糞便給挑到田裡弄到土裡。
但灌溉就需要提前規劃一下了。
南邊的土地離小溪比較近,附近用水比較方便,但是離水源越遠,用水也就困難了起來,需要在田地裡挖一條灌溉用的溝渠,將水給引入進去,提升灌溉的效率。這道溝渠可以將溪流連線到西南方向的那條河,從而解決溪流水流量小,水位低的問題。
部落居住地的人畜廁所,每天都會清理一次,幾個月下來,所堆積的糞便也頗為可觀。當初為了族人的健康,張洪讓人每天將糞便給挑到遠離居住地的地方,在溪流下游設定了一個糞便堆積點。
張洪知道,在沒有化肥的原始社會,要想肥田,只能透過挖河道淤泥或者人畜糞便來提升土壤肥力。或者採用更原始的辦法,刀耕火種,一把火把樹林、雜草燒個乾淨,再在土地上種植,等到來年,再燒另外一片樹林。
刀耕火種,張洪不準備這樣做,哪怕是部落第一次種植農作物,也不準備採用這種即使在原始社會也顯得原始的方式。
原因有很多,一來擔心火勢失控,將周圍的樹林、草場全部燒燬,那麼部落才起步的養殖業就面臨巨大的風險;其次是張洪與族人在此裡棲息久了,對周圍已經產生了領地的意識,這裡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園,不允許存在可能破壞家園的行為;再者就是熊部落已經有了鐵器的小範圍運用,接下來擴大生產無非是投入人力、物力等擴大規模,用鐵器的效率要遠遠高於一把火燒掉後再處理。
農耕文明不是那種走到哪破壞到哪的生產方式和文明,她是溫和的、建設性的,部落在此地紮根,周圍的森林、草場、河流,都給部落一個棲息生存的環境,而張洪發展農業,也就會將對它們的破壞降到最低。
竭澤而漁,已經影響到了部落的發展。冬季到來之前,部落裡經常捕魚的隊伍發現了一個問題,越到後面,捕到的魚就越少,而且個頭也越小。
張洪知道在河流中漁業資源總量是很豐富,但某一個區域內,漁業資源的數量卻是一定的。部落短時間高強度的捕撈,勢必會給原來的生態系統中帶來一定的破壞,就導致捕到的魚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這並不是說要在原始社會談什麼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的理念,而是要發展,更好地發展,這些問題和隱憂就不能視而不見。
要保證部落有足夠多的魚,就要經常更換捕撈地點,而且有計劃地採取人工養殖的辦法。
人工養殖魚蝦,在這個原始社會倒是不難,無非是找個水塘或者大一點的水坑,放上一些魚蝦幼苗,隔一段時間灑一些動物內臟或草籽就行,實在不行,甚至可以不用管,只等著秋季捕魚就行了。
當然這樣子的產量也會低很多,可沒有其他辦法,人的口糧都不足,更何況魚類呢。在營地取水的小溪旁,有一個大概10畝左右的窪地,平時窪地裡面也有一個個的小水坑,在第一場雪降臨前的幾天,張洪帶著族人花了兩天的時間,把這個水坑挖深挖大了一些,裡面也連成了一體,最深的地方離地面大概有2米深,水坑僅留有一條半米寬的水道與小溪連線。
在灌滿水之後,張洪又讓人把水道給堵了起來,防止放養在水坑中的小魚小蝦遊走。提起小魚小蝦,不得不說織的麻布,一開始織的麻布質量參差不齊,最差的跟漁網差不多,張洪也沒讓人拆掉,就用這種布製成了手推網,在小溪旁撈小魚小蝦,一部分用來喂營地的雞鴨,一部分就放養到水坑裡。
在冬天結束後,張洪準備擴大部落的居住區,並且將牲口們全部搬出居住區,遷往後山,作為它們的棲息地和養殖場。
在熊羆山北面的一些小樹林,離部落500多米,不算很遠,面積三十幾畝,而且多為野蘋果樹和板栗樹,樹木並不茂密。
張洪準備在這裡將野雞野鴨、鹿以及捕捉到的其他野禽進行散養,用來產禽蛋以及禽肉。而在熊羆山的北側山坡上,是一片佔地約五百多畝的草場,開春後將全部撒上苜蓿草的種子,配合著其他野草,用於飼養部落的山羊、野豬等牲口。
山坡南面是個陡坡,部落就在這個陡坡延伸下來一塊巨石下的崖壁中,而東面西面要比北坡還要陡峭一些,而且多為亂石,不利於獸類的行動。從地形上看,這裡就是一處絕佳的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