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飯前,能夠有熱水使用,或者等飯點直接用來煮肉。
部落的照明問題,張洪將入秋以來歷次打獵的獵物的油脂都收集了起來,還從靠近原來樹部落的地方收集了一種類似於蓖麻的植物種子,將這些種子放在陶盆裡用小火在下面翻炒,等七八分熟端下來,再用獸皮包裹住用石塊壓,就形成了一些油。
這些油異常珍貴,而且用作油燈,使用起來效果也有限,但給部落的夜晚帶來了光明,在晚上,部落裡所有人就圍在教室裡,藉著如黃豆大小的燈光聽張洪教大家識字。而張洪等人趁著這個時候圍在油燈旁設計高爐的製作。
用於鍊鐵的爐子、燃料和風箱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坩堝,這個東西在鍊鐵中作用非常大,張洪也只能用黏土混合著破碎後的陶片、石英砂等製作一些。
破碎後的鐵礦石原料裝入坩堝中,跟煤炭一起被投入爐子裡,點火煅燒後,新增煤炭並鼓風,直到坩堝中的鐵礦石完全熔化後,用一根木棒快速地將表面浮起的殘渣給撈出來,然後靜置一段時間,再次快速地從爐頂用沾溼水的木夾子將坩堝裡的溶液,上層漂浮著的灰塵和雜質給撇去,接著將剩下的溶液給倒入另一個燒的通紅的坩堝中,以祛除底部的雜質,然後多次轉爐,直至鐵礦石溶液中雜質含量降到最低。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相鄰的爐子比較多,中間轉爐的過程溶液溫度下降的也不多,經過多次轉爐後,就可以將融化後的鐵汁倒入到提前用泥土製成的模具中。
為紀念部落第一把也許是這個時代第一把金屬工具,張洪決定先做一把斧頭,斧頭呈上窄下寬、上厚下薄的形狀,跟後世的斧子差別不大。因為在中國古代生活中,盤古開天闢地所用的就是一把斧子。斧子的模具相對簡單。張洪在多次捶打得到的黏土上,用小木塊、石頭精心刻出了斧頭頭部的樣式,並且為了方便裝上斧柄,還在模具上安置了一根用陶土做的泥棍。
在經過長達一整天的實驗後,第一鍋能夠使用的鐵水被張洪從爐子裡夾了出來,通紅的溶液順著模具逐漸填滿凹槽,第一次鍊鐵,張洪製作了2把斧子的模具,這次採集到的鐵礦石,耗費了一半,才堪堪將2把斧子給全部澆築出來。
等到冷卻後,張洪迫不及待地將一個斧子的頭部跟一根木棍組裝到一起。斧頭重3斤多,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頭部一面,是一個近似方形的錘子,用於破碎等作用,而另一面,則是呈彎月型,張洪用石頭和水進行打磨,磨到晚上吃過飯,才將斧刃給磨出來。
熊大熊二看了張洪使用斧子後,也各自拿了一把進行磨製,張洪將一塊堅硬的石頭放到一塊大石頭上,用斧背一敲,石頭應聲而裂,這樣高的砸石塊的效率,讓熊大他們咋舌不已,緊握了手中的斧頭,害怕有人給奪了過去。
讓眾人吃驚的是在第二天,上午太陽出來後,室外白茫茫的一片積雪,反射著太陽光,讓人幾乎看不到其他的東西。張洪帶著族人來到院外的一小片樹林,用磨好的斧頭,只砍了十幾下,大腿粗的樹就被砍倒在地,倒下的樹帶起地上一片雪花。
眾人顧不上臉上被濺上的雪,紛紛圍著張洪,指著斧頭問這問那,張洪挺享受此刻被眾人圍著崇拜的感覺,也沒有多說,拿起斧頭,又是乾淨利落的幾下把樹枝給砍掉,只留下一根4米多長的木材。
張洪拿起斧頭看了看,斧刃處沒有太大磨損,雖然有些變形,但整體還是能繼續使用的。這也沒有辦法,在現在這個時代,能夠有金屬工具,對原始人來說算是黑科技了。而要想有更加先進的鍊鐵技術,就需要想辦法改變工具低劣、技術不成熟的窘境。要想做到這個,就需要不斷地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不斷地改進各種工具,厚積薄發,總會能夠將部落的冶煉事業發展起來的。
鐵器的使用,是部落一個里程碑式的轉折點,但對現在的熊部落來說,對張洪來說,只不過多了一些工具而已。
有了鐵質的斧頭,雖然質量很次,但可以把礦石破碎的更細,削出來的木頭也更平,速度還更加快。有了這些工具,很多原本沒有辦法制作的東西,也將不會有所限制了,部落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快車道
拿到斧頭的熊大熊二等人像個孩子一樣,比著賽地去砍樹林的樹木,其他族人尤其是狩獵隊的隊員,更是眼紅不已,都想著摸一摸或者體驗一下用斧子砍掉一棵樹。
熊二不愧是熊二,即便砍了十幾棵,跟沒事人一樣,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張洪十幾斧頭才砍掉一棵樹,已經被熊二遠遠地超在了後面。
張洪的斧子被巫拿去美其名曰地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