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粟的發現(2 / 3)

麼太大的用處,不如直接收穗子。

眾人帶來幾個獸皮製成的口袋,每天將收好的穗子全部放到口袋中,幾個人就能將所有的粟給運回去。最後一天等到檢查完畢,沒有再發現遺漏的,張洪便招呼眾人回去。

這幾天的收割,讓張洪和族人們直呼吃不消,收割粟穗完全是個體力活和技術活,粟的植株比較矮小,大概就不到一米,對於身高普遍在一米三四左右的原始人,這個高度還行,不是太累。

但對張洪一米七的個子來說,委實有點低了,只能不斷地彎著腰,累了就站直緩一緩。而且手上沒有什麼趁手的工具,只能用鋒利一點的石頭或者徒手去掐,效率低的令人髮指。

張洪熟知農業生產的規律,要是大規模地發展農業生產,沒有一個與之匹配的生產工具,是無法迅速提升生產力的。

部落裡的人口就這麼多,就算全部去種植粟,也需要先將周圍的土地給開墾出來,後續還要一些田間管理,比如澆水灌溉,驅獸這些,哪怕收穫了,如果不能及實地將果實收回去,那就會吸引一群鳥過來,或者乾脆爛在地裡,不用幾天,就能把辛辛苦苦種植半年的粟給浪費掉。

生產工具也是個大問題,張洪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已經給部落發明了一些工具,受限於材料,只能是一些石質工具,效率也提升不到哪去。而且無論是質量還是產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回到部落,張洪立馬安排族人把收集來的粟給攤開晾曬,並叫幾個孩子手持木棍,如果有鳥過來就進行驅趕,孩子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在這個年紀,正是人嫌狗棄的時候,張洪給他們找點事做,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也能為部落出力,也讓看管他們的大人樂得輕鬆。

收割完粟,苜蓿的事情也不能耽擱。熊行等人在幫忙收完粟之後,又帶著人去收割苜蓿儲存草料。

張洪則在這幾天把部落周邊的地形再次檢視了一番,崖壁上方的山包不高,有一些石頭和雜草生長,可以等到深秋時一把火把雜草、灌木都燒掉,等到下完雪,開春的時候,將苜蓿草的草籽給灑在上面。

另外山包北面延伸下去的地方,也可以種上苜蓿草,這樣大概有個兩百來畝的草場,用於餵養牲畜、囤積草料,族人就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去收集了,等到鹿群和羊群有了一定的規模,還可以在山腳下另外搭建一個獸欄,就近進行放牧。

山包更北面,則是一片原始森林,高大的松樹將陽光遮擋著嚴嚴實實,夏季炎熱的時候,比山洞更涼快的就是這裡的林間了,但很少有族人到這裡去,因為森林裡有很多野獸和瘴氣。

樹林面積極大,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一眼望不到頭。但在其他地方,可能之前發生過山火,林子並不是一整片,而是斷斷續續的,中間有好多寬度在幾百米到幾十米不等的通道通往北方,不然想要穿越密林去收集粟,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這裡張洪是準備作為部落木材儲備的地方,這裡樹木大多數都比較高大粗壯,現在沒有什麼好的工具,但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和工具,這片林子就能源源不斷地為部落提供木材。

而在部落南邊,越過小溪,就是一片寬闊的野草地,這裡是部落裡收集野草、放養牲口的地方,但張洪決定趁著冬天食物充足,多準備一些生產工具,比如石斧、石鐮、石鋤頭等農業工具,為來年的播種做好準備。

而地點,就放在小溪南邊的這塊荒地,這裡的面積,保守估計有個500多畝,短時間來說,是足夠部落用的了。

選擇這裡的好處,張洪認為有兩個:一個是小溪能夠為土地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即便是粟很耐旱,但也要有水源保證前期生長。另外一個就是南面與部落只隔著一條小溪,雖然現在過溪只能從稍微遠一點狹窄處涉水而過,但張洪準備在秋冬水位低的時候建一座木橋,溝通南北兩岸,溪流並不寬,平均寬度也就在三十多米左右,等橋修好,就能方便族人通行,也方便組織人力去種植粟。

周邊的林子也不僅僅只是松木,也有一些果樹,比如之前發現的板栗、毛桃、李子等,這些果實部落今年也收集了不少,李子、杏子等不易長時間儲存的,張洪就令人收集回來,洗淨去核後,放在陶罐裡煮,製成罐頭,想試試能不能用這種方式長時間儲存這些水果到冬季。這種陶罐口小腹大,高約40厘米,最寬處直徑大概40厘米,是熊木等人根據張洪要求做出來的。

經過處理的水果,現在已經儲存了有兩千多斤,分為二百多個大大小小的罐子放在崖壁的倉庫中。這裡一直陰涼,而且張洪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