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駐守江州的馮哥,以及鄂州的趙元良也是厲兵秣馬,三萬輕騎北望淮西。
當然這就只能是該扎那該頭疼的事情了。還有正面駐守在平江,金陵附近的五萬青龍衛以及成軍以來,從未在正面遇見過的神秘騎兵白虎衛!
冬雪融化殆盡的時候,駐紮在金陵附近江邊的南朝水軍就開始了更加頻繁的巡視。待到五萬玄武衛改編而來的玄武軍以及五萬青龍衛全數集中到了南岸碼頭的時候,大戰隨即拉開了帷幕。
首先行動的永遠都是尖兵和探馬。寬闊的大江也阻擋不住大雍水軍的小船,一批一批的往北岸的隱秘處運送輕騎。
還在北岸的涼軍主力,兵力雖有六萬,但是也不能將大江一段一段的看住。指望那些僕從的南軍,從來都不是主將的本意。
青龍衛左右兩衛數日之間,就在水軍的協助之下,送了千餘騎兵上了北岸,分作數十支小隊,隱秘進了茫茫的夜色。
李文朗倒是沒有了這樣的困難,但是卻漸漸的趨向了保守起來,雪已經化了,但是守勢還是不改。只是謹守兩座小城,連探馬外派的也不多。
“李將軍,如今大雪已經化了,為何一改常態,不讓騎兵出城尋找戰機了。難道是前番收拾那些軟腳蝦,也元氣大傷了不成?”洵陽城裡,南宮藏聽說數千輕騎駐紮在了城西,連忙親自出城,見到李文朗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此相問。
“南宮將軍莫急,咱們還是守好這平利,洵陽兩座小城,靜待北面的訊息為好。此時城東的援軍,加上隨行的附庸軍馬只怕不下兩萬五千人,其中更是有五千乃是黑狼部裡精挑細選出來的薛怯衛和前次大都城外的爭位之戰後歸降了新可汗的西征軍悍卒。
本將麾下的騎兵,雖然也是久經沙場,但是畢竟沒有經歷過多少惡戰。如此出戰,兵力又不佔優勢,只能是白白的消耗力量,不可能取得決定性的大勝。所以咱們還是穩妥一點的好。”
李文朗似乎一點也不焦急,見南宮藏詢問,回答的也算是有些道理。
兩人同守利州路,雖然李文朗接連的立功高升,但是在軍中的資歷和威望似乎還是矮了對方半點。
好再兩人分工不同,南宮藏的步卒側重與守土,不僅是進駐了大小關隘,就連興元府的城池防務也都是一手負責,只是向名義上的安撫使以及鎮守蜀中的嚴成化負責即可。
而麾下全是騎兵的李文朗則重點在於訓練騎兵,除了協助守城之外,並不用聽命於對方,當然也是隻向利州路的安撫使以及蜀中的嚴成化負責。
所以倆個人的相處也算是和睦的。只是最近數年每年的北上行動,每次都是需要步卒協助的多。
嚴成化自從平定了蜀中之後,似乎對於軍中之事再也提不起了多少興趣一般的,這數年來從未插手和過問過兩人負責的軍務。此舉固然是不想讓朝廷中的忠臣們過多的擔心大將在外,手掌重兵。
其實在嚴成化的心裡,最想安的卻是大雍年輕天子的那顆心。因為早在平蜀的當年,更是在朝廷裡出現了要冊封自己為衛武安君的聲音。
趙崇當年對於自己的承諾,如今已經完成,家國的仇恨,自己也已經得報。
至於坊間所傳鳥盡弓藏的偈語,自己也就是聽聽而已,心裡是不會再有什麼漣漪的了。
蜀中近數年來,年年大熟。加上荊湖一帶的商賈西進,使得蜀中的繁榮已經絲毫不輸於江東了。百姓人口更是超過了百萬戶,雖然還不及大雍全盛之時的景象,可也算是朝廷渡江之後的高峰了。
利州路以南依舊還是隻保留了四萬步卒,讓麾下的將軍們都埋怨不已。按照蜀中如今的財力和人口,擴軍十萬,完全不成問題。可是朝廷寧願讓各州府自行招募補足各地的備軍員額,讓那些軍伍中退下來的復原傷兵們負責整訓,就是不放口子,讓玄武衛在蜀中擴充邊軍。
倒是留在江東的六萬步卒,如今擴充到了十四萬之眾。但是其中的骨幹只是原本的兩萬步卒,四萬老卒,被朝廷調入臨安之後,就沒有了動靜,儼然成了臨安朝廷的護衛了。
軍中都指揮使一級的將領們更是全部更換了個遍。卸任的將領們倒也沒有埋沒,全部都充實到了新擴充的八萬新兵中去了。這在麾下的將領們看來,又是一大不滿的源泉,如此比例的新兵,想要形成戰力,過程自然緩慢的多。只是對於將領的使用,沒有多少微詞而已。
羽林四衛如今的格局,除了白虎衛之外,其餘三衛已經被拆分開來。雖然朝廷也不願意過多的刺激自己,還是讓自己一手掌握著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