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曾經被自己阻攔在水軍大營轅門之外的皇帝,嚴成化有些恍惚。
但是皇帝好似忘記了過去那些不愉快的舊事。“玄武衛,一萬五千人,經歷渡口一戰,餘眾一萬三千八百人,朕就交給你了!將校不足,朕的親衛給你五百!”
接著又指著滿營的新軍豪情的萬丈的笑道:不過那一萬柄陌刀,和新式的戰甲等物需要你半年後親自去昌化的軍器倉庫領取!五千張硬弩已經撥發到了軍中,由你自行調配!”
皇帝走了,新任的玄武衛統領,獨自留在了大帳中。大帳的邊緣,有一座小型的兵器架。架上有三柄陌刀,制式與自己手中刀無異。只是仔細檢視之下,不難發現刀柄上的那兩個古樸的篆字:“歐陽”。
“皇上肯舍如此神兵,為將者還有何理由不奮力殺敵?”
溫暖的東南風,吹化了燕山南麓厚厚的積雪。燕山南部的平原上,一座雄偉的大城,虎踞龍盤,俯視著中原大地。
南方的戰事暫時還沒有波及到這座北涼的心臟,大都新城!
陽春三月,街上的行人大多已經換下了沉重的冬衣。官宦人家的公子小姐開始呼朋喚友的結伴踏春郊遊了。
如織的車馬人流中,有幾騎駿馬逆流而上。馬上的騎士雖然一身的風塵僕僕,但還是難掩彪悍的殺氣。
到達城下時,當頭一騎抬頭望了望城門樓上嵌刻的“順承門”三個大字。一時竟有些落寞,去年出此門時,尚有相送的賓客無數!而今歸來,主人已隕,無人相識!
按下百般紛亂的思緒,雖然歸去心切,但是還是在一箭地外老老實實的翻身下馬,緩緩入城。大都的城門向來是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例外的只有大軍出征和凱旋,以及可汗的出入!
幾人胯下駿馬,雖然屬軍馬,但是在權貴雲集的大都城倒也不是太過引人注目。但是過城門若不下馬,就不免被有心人注意了。
此次晝夜兼程,不遠萬里歸來,不就是要搶在軍報到達之前,給家主送來南邊的訊息。好讓家主提前籌劃應對之策嗎。當然是要以謹慎為上。
但是姜秋陽沒有注意到的是立在城門之上的守城校尉,在看見幾騎胯下戰馬,又在標準的一箭地下翻身下馬,不禁的瞳孔一縮。招來一名屬下,低聲安排了下去。
自去年董先掛職,督辦南征軍務以來,董家在大都的地位一日高過一日。儼然已經成了大都朝堂之上漢官的領袖。家主更是連連高升,被大可汗任命為右丞相,掌管中書省半壁江山。
官居一品,朝堂上能與之並立的只有涼人的權貴代表,左丞相那欽了。
這幾騎正是從海豐臨時董府歸來的董家家丁,退役的董家軍老卒。能跟隨董先南下的,定然都是老成之人。領頭的老軍名叫姜秋陽,年約四十,兩代都在董家軍中效過力。知道自己所帶回的訊息是何等的震撼。所以進了城後,牽馬急行,並沒有直入董府。
而是尋了一家不大的客棧,先行安頓了下來。隨後尹茂春獨自一人,出了客棧。
董府位於麗正門內的萬寶坊。萬寶坊因靠近皇城,所以權貴雲集。董府距離中書省的衙門不遠,是大可汗特意封賞的大宅,規模之大,幾乎佔了小半個坊巷。如此確實方便了董瀚上朝,和前往官衙處理日常政務。
姜秋陽對於萬寶坊的巷道十分熟悉,挑了近路,轉到董府後門。正是辰時三刻,負責日常採辦以及雜務的下人們,進進出出,混跡其中到也沒有人注意。後門的門房也是董府老人,與姜秋陽也是熟識。
老門房在董府也看了二十年了的後門了,上午通常都是無事的。懶洋洋的一邊喝著早茶,一邊打量著進出的人流。猛然間瞪大了眼睛!
這姜秋陽不是隨少主去了南方了嗎?怎麼會出現在此處?若是被派回來投送家書,也不應該從這後門入宅啊!
人老成精的門房那裡還不明白是南邊出了大事?但是臉上卻沒有半點的失色。只是衝著來人略點了點頭,就埋頭繼續喝自己的春茶了!
姜秋陽沒有上前搭話,悶頭進了董府。徑直往後院家主的書房行去。心中急切的尹茂春沒有注意到,那門房的老人,在自己的身後悄悄的叫起了一名年輕的雜役,低聲的囑咐幾句後,就消失在了坊間的巷子裡。
書房裡有位年約五旬的老人,精神矍鑠,手捧《春秋》當窗品讀。享受著難得的旬休假日。案臺上焚著一爐沉香。雅人自炷古龍涎,但見有香不見煙。
“老爺,書房外有南方歸來的家丁求見。”書房門外,年輕的小廝輕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