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晨對這樣的標準,整體來講,還是很滿意的。
為什麼設定成,月入八千呢?
儘管八千這個資料,在整個華夏,已經是絕對是高收入了。
比如前幾年,某位頂級重要人物,就曾在一次講話中透漏,國人裡有六億人,月收入不足一千。
這是什麼概念?
一千塊,對於許多城裡人來講,就是海底撈的一頓飯錢。
甚至是一次滿箱油的油錢。
可是,泱泱華夏十幾億人,卻有六億人月入一千都沒有。
這怎麼過?
當然,這個資料,其實也有待商榷的。
比如,有很多老一輩的農村老頭老太,一生務農和打工。
到了年紀大了,不能打工了,只能在家養老了。
所謂的收入,只能是當環衛工人發的錢,乃至低保收入。
都不足一千。
加上種地,或者把地包出去的收入。
一般這些收入,孩子都不要,都交給老人了。
按照一戶四五畝算,就是四五千塊錢。
摺合下來,一年也就一萬五左右。
在村裡,已經過得很不錯了。
但橫向對比城裡,還差得遠。
這六億人,也不在相親計劃覆蓋的範圍內。
那些這些正值壯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人,月收入都在幾千塊。
少說也是四五千。
而稍微有點本事的,混出一些能耐的。
基本都在七八千以上了。
比如工廠裡熟練的工人,工地裡的師傅。
而如果不是七八千以上,那麼工作崗位良好,也不錯。
比如國企的員工,政府的公務員、教師。
雖說收入不高,但好在工作穩定良好。
這兩者,都符合‘大齡女生相親活動’裡對男生的要求。
也就成為了,這個活動的主力軍。
……
同時,蘇晨也發起了鬥音影片。
進行了宣傳。
連續發了好幾條。
一是,宣傳這個活動開始了,有相親需求的女生和男生,儘管報名。
二是,關於這個相親活動各種,一些標準和建議。
鼓勵女生們,按照自己條件的對等,去尋找。
女生一米六,就找個一米七的男生。
女生三四千收入,找個五六千收入的男生。
女生大專學歷,找個三本學歷的男生。
女生普通教師,就找個普通教師的男生。
找物件,歸根結底是‘門當戶對’和‘價值匹配’。
而不是去選全場最佳。
當然,那些格外優秀的男性,也很難進入相親市場。
早在上學階段、七大姑八大姨介紹階段,就被搞定了。
另外。
為了限制這些女生,挑花了眼。
每個女生,在輸入資料,並稽核透過後。
會由系統,自動判定,屬於什麼水平。
並按照對應資料,進行匹配。
最多給予十份資料。
也就是說,一位女生,最多在十位男生中,進行挑選。
超過了,就不行了。
即使花錢,也不行。
就等吧。
……
這是蘇晨,借鑑國外的一些相親機構,做出的設定。
這些國外的先進相親機構,早就意識到‘女性慕強’的本能。
防止這些女生,在茫茫人海中不停地找,進而都去找‘全場最佳’了。
所以,只給一定的資料許可權。
超出,不予服務。
且這些匹配的資料,也都是與她價值差不多的。
比如,女生是外地老家的,在京城漂泊,表示想回老家生活。
那就儘量給她匹配一個,同為外地老家的,在外漂泊、也願意回去的男生。
但如果,女生雖是外地老家,卻想留在京城。
那就給她匹配同樣的,外地老家,但願意一起留在京城,一起奮鬥買房的。
至於給她匹配京城本地人?
不大可能。
除非這個女生,極其優秀:比如名校畢業,工作優秀。
那麼,就能匹配得上,天生坐擁幾套房子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