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訊息,袁紹大致已經確定,斬殺淳于瓊者乃是關羽無疑。
大將牽招見袁紹似乎對劉備起了殺心,於是趕緊說道:
“今劉備事未明,卻不好下定論。屬下願領五千騎兵去攔截,順勢為淳于瓊將軍報仇,主公可讓劉備也領兵隨行。若果為關羽,屬下便命劉備攻之,其若不為,那時便可殺之不遲。”
劉備道:
"備蒙大恩,無可報效,意欲與牽將軍同行。一者報明公收留之恩。二者確認是否乃是我二弟關羽。若果為關羽,其必不知我在明公處,我自勸其來投。”
聽聞劉備說可以勸關羽來降,袁紹怒氣稍消。
關羽之名不在淳于瓊之下,若能引來投,倒也能彌補損失。
於是他下令牽招領輕騎五千,又調撥五千步卒於劉備,命二人前去。
這時,一向不贊成袁紹渡河攻曹的沮授道:
“主公可親率大軍圍住白馬城,迫曹操率軍來援,後再與其決戰,此一勞而永逸也!”
袁紹聽其計,遂令中軍立刻拔營,大軍準備前往白馬城。
此時的白馬城各地,每隔數里都有撫軍校尉部探子,早將袁紹大軍動向報入城中。
陳群道:“關羽劉備情同手足,將軍可遣傳令兵速將關羽召回,以防其陣前倒戈。”
對於陳群的擔憂,王垕自然已經想到,但他卻自通道:
“無妨!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想關雲長不至於此。”
聽王垕說的如此自信,陳群倒是沒什麼,劉延卻頗為著急,但他並不敢插話。
他們哪裡知道,王垕早做了兩手準備,關羽若能兌現對他的承諾還好。
若其真的陣前倒戈,則必將死無全屍。
這次其實是他對關羽的一次考驗。
要是關羽真的要跟劉備走,那就別怪自己心狠手辣。
其實關羽身邊的幾名校尉,早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撫軍校尉部成員,且都是劍客出身。
面對面硬碰,他們當然不是關羽對手,但如果要說背後偷襲刺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算是武聖也難僥倖逃得性命。
而且就算關羽逃的性命,這幾名校尉,也能控制住下邊所有兵馬。
這是王垕安排給他們的特別任務,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作為看透了人性的穿越者,他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不確定的人手中?
當然,如果關羽這次透過了考驗,那就真的會得到重用。
卻說李整自離狐領兵攜帶糧草,望白馬而來,眼見著距離白馬城不過二三十里,但糧草行走緩慢,正急切間,卻有探子回報,說是前方四五里處突然出現兵馬,舉關字大旗。
李整早聞左將軍處有一將,名曰關羽,想必這是白馬城過來的接應兵馬。
“曼成(李典),傳令全速行軍。”
“喏!”
李典回馬,正催促著糧草車輛快速前行,這時卻又有探子來報:
“報!西北突然出現一支騎兵,數量五千以上,正朝我軍趕來。此時距離我軍當不足五里。”
“騎兵?”
聽聞騎兵,李整大驚失色。
這時李典催馬趕了上來。
“曼成!河北騎兵至,距我已不足五里,我領兵兩千前往攔截,你速催糧草與關將軍會合,不得有誤!”
李典聽李整竟然要領兩千步卒去攔截騎兵,立刻橫起虎賁月牙鏟道:
“兄長身為一軍主將,不可如此冒險。弟願領兵,為兄長爭取半個時辰。”
“我意已決!此為將令,你只需依令而行!”
“喏!”
李整身經百戰,知騎兵厲害,他並不是不相信李典膽略,但是此前,李典並未表現出極強的統兵能力,所以不放心。
李整領兵而去,不多時,果見前方煙塵大起,數千輕騎飛馳而來。
騎兵在此時的戰爭中無疑是坦克級別的存在,一旦啟動,同等數量的步兵幾乎不可能抵擋。
更何況,李整的兵馬比對方還少。
於是李整命大軍在官道旁找個土坡,以緩衝對方的騎兵勢能。
牽招早見前方有一支兵馬,人數不多,於是下令朝土坡發起衝擊。
衝到一半,只見土坡上架起數百盾牌,無數箭矢從土坡後激射而出,密密麻麻的箭矢雨點般落下。
輕騎兵雖然不著重甲,但箭要射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