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高麗不可能的工業化社會(2 / 3)

高麗同樣如此。

倭國常年的戰國時期,從另外的角度來看,的確保持了人均資源的優勢,所以能一口氣打敗高麗,高麗毫無還手之力,就是高麗長期的穩定,比大明更固化的利益階層,讓百姓們的人均資源太低了,無法形成有效的組織力。

一個又一個的流民們,只要有地方可以去,還顧得上是哪裡呢。

甚至有的商行提出了索要三年工錢的費用也有大量的流民們答應,只要能有吃飯的地方就行,工錢不工錢的,並不所謂,至少現在的他們是如此的心情。

人力行業的興起,在高麗國成為了新的本地產業。

不管是商人們加入,連眼紅的兩班勳貴也忍不住插上一腳。

大量的流民被輸送出去,勳貴和商人們獲得了利益,而高麗的勞動人口變少了,緩解了內部的矛盾,竟然出現了另一種的繁榮景象。

“如果高麗的聰明人,趁著這個機會,著手改革,推動本國的工業化,改變傳統的農業社會模式,說不定能真的興起。”

有人發現了這個現象,開始前往高麗調研。

大明的大社會小官府。

興起的有稅課司、巡檢司、複製大宋建立的火政組織,成立的火政司,專門負責撲滅火災和維護防火設施的部門,乃至承包給民間商行的糞行,清理行當。

技術司支援建立各研究小組。

內閣支援建立各調研小組。

大量的學者們獲得了邀請和工作,靠著人才津貼和職位津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他們沒有官身,卻從事國家的工作,變相的服務大明。

所以有人前往高麗調研,每一份成果報告,無論效果大不大,能不能起到作用,證明了他們沒有吃白飯,拿的津貼理直氣壯。

還是為了利益而已。

屬於社會模式的一種表現。

生產力才是根基。

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經濟的增長,改變了上層建築。

“高麗的兩班階級,為高麗社會帶去了穩定,可這份穩定的代價,是從老百姓身上吸血為根本的,所以高麗的社會,不可能出現工業化的發展,因為高麗和大明不同,大明的地主與佃戶們是僱傭關係,而高麗卻是奴隸關係。”

“聖人制定的大明律,不光禁止民間存在奴隸,並且改革的科舉之道,指定了八股文,雖然會帶來其他方面的缺點,可是又保障了只要讀書的百姓,哪怕家境不好,買不起多餘的書籍,卻也能脫穎而出,只要真的有讀書的天賦,又打破了大戶們對學問的壟斷,與高麗截然不同。”

“反觀高麗。”

“高麗的兩班階級固化,並採取的世襲制度,雖然同樣有科舉,卻和我大明的科舉根基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世襲帶來的就是缺乏競爭,沒有主動性。”

“因此哪怕看到了我大明的好處,也不會主動的學習,除非外部的因素,直接打破兩班階級,才有改革推動工業化的土壤。”

各式各樣的學術報道,出現在了技術報上。

社會報也會把一些能引起老百姓目光的報告,發表在自己的報刊上,擴充套件老百姓們想要看的內容,增加報刊的銷量。

同樣。

報刊會給予一定的稿費,增加了對方的收入。

“高麗是藩國,大琉球王國,小琉球王國,也是藩國,還有暹羅等,藩國的百姓,宣慰司的百姓,乃至土司的百姓,如何劃分呢,是該一視同仁,又或者外部對等關係,如何既保障大明的利益,又維持宗藩體系呢。”

“隨著大明國力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地區,會主動成為大明的藩國,又或者新的土地上,該以何種態度對待。”

洪武三十五年

冬。

聖人傳出生病的訊息,天下矚目。

可社會上五花八門的文章,乃至各種思想和疑問,不但沒有消停,反而越演越烈,讀書人群體的增加,讓參與討論的社會人口占比提升。

猶如迷途期。

人們有了許多的迷茫,對未來的陌生和不安。

“嗚~”

大煙囪冒著黑煙。

三艘巨大的戰艦,從金州的港口出發,掛著大明的旗幟,抵達了高麗的漢城。

“倭國的內戰一觸即發,我大明努力安撫了數年,成效卻並不大,為了倭國百姓的安寧,文明的昌盛,大明不會對倭國的內戰視而不見。”

金州海軍的將領鄧興,和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