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整編了六十萬海陸大軍。
南征北戰,如此的功業和威望,放在旁人身上,哪怕是朱高熾都得坐立難安,可誰讓朱棣是自己的老子呢。
這就不同了。
朱高熾不需要耗費精力去防備什麼,大明的力氣可以往一處使,可勁的造。
沒有比朱棣更好使用的人。
用的放心。
任何方面都如此。
結束了文華殿的商議,盛庸和鐵鉉被小黃門引進來,見到朱高熾連忙行禮。
“請坐。”
朱高熾很溫和。
盛庸和鐵鉉也低著腦袋。
當年皇太孫殿下還是燕世子的時候,他們二人被調去山東,防備燕世子,沒想到今日會成為下臣,只能感嘆老天弄人。
“軍中對我的意見很大?”
“不敢。”
“沒有人對皇太孫殿下有意見。”
盛庸和鐵鉉兩人急忙說道。
朱高熾微微露出笑容。
有人說他這個皇太孫殿下當的小氣,比祖父和自己的老子都要小氣,生怕讓下面的人多分點。
“能像你們二人願意去宣慰司的勳爵很少啊,你們說一說,為何願意去啊。”
朱高熾好奇的問道。
新的功勳體系出來後,得到的反饋並不好,至少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宣慰司,正如朱高熾當初擔憂的,貧瘠的地方,誰願意去呢。
後世農村已經那般的便利了,結果是農村只剩下老人,並且老人也越來越少。
到處都是空房子。
更不提當下。
去了宣慰司,等於同文明的社會完全告別了。
報紙看不到,書籍也很少。
酒樓,集會,廟會,活動,賽事等等都將看不到,面對的是一成不變的荒涼和荒蕪。
“我們擔憂富裕的環境裡,子弟們不成器,所以想著在宣慰司這些地方,雖然貧苦一些,可是更為鍛鍊人。”盛庸一臉的誠實。
朱高熾聞言,內心有些高興。
先軍政治總算帶來了一絲好的風氣。
在生產力沒有根本的變化下,保持野蠻的體魄是很有必要的。
到了後世的科技水平,機器人能代替人力,人們只需要操作控制檯,對著螢幕就能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朱高熾覺得三百年內,大明都達不到這個水平。
因為大一統的環境,人們過得安逸了。
社會就是這麼複雜。
無法讓人安逸下來,因為社會的本質就是競爭。
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競爭,社會與社會之間的競爭。
可是當物資文明高度發達的時候,註定了人們貪圖安逸。
中華文明的對手不是別人,最大的對手永遠是自己,因為幾千年來,先民們代代打下來的根基,註定了底蘊在此,幾百年的衰敗,還不夠徹底讓中華文明沉淪下去。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你們二人能懂這個大道理,我可以肯定的說,伱們二人的家族,未來必定會昌盛。”
盛庸和鐵鉉露出了笑容。
前事已過,展望未來。
他們二人當下雖不敢比肩北平系將領,不過到底隨太子殿下打過仗,又有聖人活著,他們不覺得自己會差過北平系的將領們。
“所以還是我給的少了,因此多數的勳貴們不願意去宣慰司,又或者他們放不下內地的繁華。”朱高熾笑道。
“人各有志。”
鐵鉉回道。
“說的好,既然如此,我也不強求。”
朱高熾點點頭。
給多少才算多,今日宣慰司給多了,他日新大陸怎麼辦,難道各個封王不成。
合著自己費盡力氣開拓的土地,就是為了給勳貴們的?
他要的是大明百姓的新大陸,而不是勳貴們的新大陸,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說個不好聽的。
喂撐了勳貴們,誰還願意繼續奮鬥。
再說。
大明的國力,又不是隻靠勳貴們,那些學者,官員,讀書人,老百姓,士兵們誰不在出力賣命,蛋糕也要分給他們。
“勳貴們不願意去,我就讓百姓們去了。”
朱高熾笑道。
勳貴們認為給的少,不願意去宣慰司當實封的領主,那就讓內地的百姓去宣慰司當莊園主,同樣給予他們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