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的擔憂(1 / 3)

洪武三十三年春。

大地春回。

“賣報啦。”

“賣報啦。”

京城南區。

淳化新城的街頭,賣報的孩子們,用著報社發的書袋,裝著最新的旬報,尋找著買報的客人。

“叮鈴鈴。”

用石磚鋪設的寬廣街道上,中間是兩條鐵軌,馬拉公車的車伕,搖晃著鈴鐺,提醒人們不要佔道。

以鐵軌為分界線,人們靠右行走,馬車以及騎著牲口的人們,大多數靠近鐵軌這邊,而行人們則靠兩旁。

街頭修建的公用茅房,分為男女茅房,男左女右,隔牆不但寫了漢字標明,還用石灰畫了白色的裙子與褲子的圖案,哪怕不識字也能看得明白。

此時。

天色很早。

最後一趟的糞車,糞車車伕從公用茅房裡收集完“農家肥”,趁著人還不多的時候,離開了新城區。

猶如五年前的北平。

只是這裡的發展速度更快,因為前後調集了幾十萬工人,稱之為大明速度。

“學者發現,天上許多星星其實是太陽啦,還有金木水火土之外,又有兩大星。”

衙門的門口。

報童喊道。

每個地方的人們,喜歡看的內容不一樣,報童摸清楚了行情,根據每旬報紙的重點,去不同的地方,每日發給他的報紙,他都能賣完。

“小孩。”

兩名穿著工字裝的中年人,提著黃色的公文包,向報童招了招手。

報童露出了笑容,提著自己的袋子,一袋子的報紙分量可不輕,小孩搖晃的跑了過去。

“喲呵。”

“又發明了新機器。”

中年人開啟看了看,不顧報童著急的神色,遞給了他的身邊的同伴。

“赤道儀定了座標,提出了黃線赤線,以後可以用數字,就能明確具體的地方。”

報童生怕他們看完了報紙的內容,不給錢就走了,又聽到中年人的交談,忍不住豎起耳朵。

報紙上的內容他看了,許多字不認識,認識的字,合起來他又看不懂。

報紙上寫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先民,楚國的甘德與魏國的石申天文學家,寫的《甘石星經》,觀測了金木水火土的執行軌跡,發現了五個行星出沒的規律。

還發現了木星的伴隨星,八百顆太陽的名字,測定了一百二十顆恆星的方位,創造了天文學。

留下了赤道與黃道的軌跡,內外度數,也就是甘德理論,與石申理論。

根據甘德理論與石申理論,一位姓黃的學者,提出了他的黃氏理論,定下天文宇宙觀,黃與赤線。

在甘德與石申發明的赤道儀的幫助下,與馬蓬瀛夫人一起證明了大地是圓形,圍繞太陽轉的理論,稱為馬黃宇宙概念

並且改進了牽星術,制定了新的牽星測量板,推動了大明的航海,天文,地理大發展。

報童不明白有什麼作用。

“你為什麼不上學。”另外一名中年人,嚴肅的看著報童,有些生氣的樣子。

報童愣了愣。

“家裡窮,上不起學。”

“你父親呢。”

“他在老家為別人種地,我是跟著村裡二伯來的。”

“回去老家,告訴你父親,去找一份工作。”中年人想當然的吩咐道。

報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正要開口要錢。

“如今的世道,除了給別人當佃戶,已經有了更多的出路,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可以按照這個地址來尋找我的幫助。”

那名中年人掏出一張硬卡片。

報童認得上面的四個大字。

糧票銀行

因為新城區最大的建築,上面最大的招牌就是這四個字。

糧票銀行湖廣分部武昌行額度管事。

原來是在糧票銀行上班的大人物,報童手裡傳來硬卡片舒適的手感,羨慕的看著對方。

“上學不要錢,我看你很聰明,不要耽誤了自己。”

報童內心感動。

眼前陌生的人,的確在關心他,他已經不準備要錢了。

“給你。”

中年人掏出了一角錢。

“啊,先生,我找不開。”

“不需要,送給你的,好好生活。”

報童一臉的錯愕。

中年人把錢塞給了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