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封那麼多世子、公主,並賜下許多的婚事。
本來是很濃重的事情,變得有些潦草起來,特別是燕王府,王爺不在北平,世子又忙著操演之事。
八萬大軍,分為無數的方陣。
各色五花八門的旗幟招展。
四周有角旗,各色雜旗,每營有營旗,營中又有各色令旗。
營將旗,千戶旗,百戶旗。
在高臺上,杆高一丈九尺,旗長三尺,闊一尺五寸,尾帶五色,二十五條,長二尺五寸,燕王旗幟最為耀眼。
然後是方五尺旗的營將旗幟,五方五色旗,三方三色旗,紅心紅邊黃帶旗。
……
放眼望去,猶如旗幟的海洋。
這就是軍隊技術的發展,從追求將領個人武勇的時代,逐漸演變為陣勢嚴密的時代。
特別是在明朝軍隊中,火器使用率極高的情況下,對軍勢的要求,也開始有了極致的追求。
“去年一年,我大明製作弓三萬五千張,而矢就造了一百七十二萬枝。”
“哪怕十矢只射中一人,也能射傷亡十七萬人,這只是一年的產量。”
“我覺得可以稱之為遠端打擊,隨著火器的發展,以後遠端打擊將成為軍事較量的主流。”
負責操持號令的,自然不是朱高熾。
朱高熾和諸位大將,在閱兵臺上,看著下方紅色的海洋,發出威武的軍號聲,整齊劃一的波動,忍不住興奮的說道。
“小王爺的想法獨到,但也讓人耳目一新,細思下來,果然是如此。”陳亨滿臉的笑容。
“必定會這麼發展。”朱高熾臉色很堅定。
“去年一年,我大明製造甲冑類一萬三千餘副,弓矢破甲不易,訓練成本高昂,可火器能破甲,只需要訓練三個月。”
“我大明現在以碗口銃為主,射程短,威力小,但是更好的火銃已經有了,射程長,威力大,只需要一發鉛彈就能讓人失去行動能力。”
朱高熾的話,令在場的人神色動容。
小王爺的心思,好像不光是要改變軍隊行軍方式,難道還有對軍器的改變嗎?
“中了箭矢計程車兵,勇猛的人還能繼續作戰,甚至能鼓舞周圍計程車氣,可中了鉛彈就不一樣了。”
朱高熾趁著士兵演武過程中,休息的空檔,向眾將解釋起來。
“鉛彈射入人體後,以高速的旋轉,猶如通紅的烙鐵,並且會在人體內炸開。這種疼痛人是無法忍受的,超過了生理上忍耐的極限,會讓人失去行動力。
明朝軍隊的火器使用率很高,眾人對火器造成的傷害並不陌生,所以小王爺的話,眾人也沒有反對。
但是火器的缺點也很明顯。
至於小王爺說有更好的火器,他們沒見過,等見過了之後再說,總之,無人不開眼現在當眾反駁朱高熾。
從大寧調回來的陳亨,心中驚訝無比。
王爺有這份威信是毋庸置疑的,陳亨從來沒有懷疑過,沒想到的是,小王爺竟然也不差,對北平的局勢有了更清楚的認知。
景山不是自然形成的。
金朝開鑿建造宮殿,在此地堆積成了小丘,元朝時又添了把土,變成了山。
到了永樂朝遷都後,景山又擴大了,王宮擴建的建築也抵達了此處,沒有多餘的位置。
現在的景山,經過工程部的修改,凸起的地方改建成了閱兵臺,中間的空地被平整成了平地。
士兵方陣根據前方的旗幟,和銅鑼聲,以及喇叭聲,進行進退左右,以及方陣變化的操練。
根據旗令維持運作的,是前線的百戶,軍戶們看不懂旗幟,他們只需要看自家的百戶。
自家的百戶怎麼做,他們就跟著做。
百戶進,他們進;百戶退,他們跟著退;百戶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到了明中後期,營兵制的興起後,取代百戶作用的就是各隊的隊長了。
看著八萬士兵演武,氣勢之宏偉,朱高熾滿心的得意,正如刀在手,殺心起。
難怪啊。
朱高熾心思複雜。
大閱兵之後,他要在北平全軍推廣鳥銃和三眼火銃了,會面對什麼阻力他不得而知。
但是望著眼前,從北平諸衛調來的八萬精兵,朱高熾只覺得天下大可去得。
只要這八萬精銳士兵能聽他的號令。
這可不是簡單的事。
畢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