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的確享受了很多的便宜。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才是中華重工的責任。”
中華重工至今不向官府繳稅,又不用承擔衛所開支。
大明的商稅很低,但隱性成本很高,而中華重工則沒有,是北平的巨無霸。
“支援開平擴衛之事,就算是中華重工為國繳稅了。”朱高熾笑道。
陳亨無言,面色複雜。
對小王爺的印象,有了更深的認知,良久,反應過來後,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佩服道:“小王爺高義!”
自從谷王調回國內,開平的歸屬權,按道理重歸於北平都司。
不過因為歷史慣性,兩者還沒有銜接,屬於郎有情妾有意,但是還未捅破窗戶紙的地步。
如果北平都司主導了開平擴衛之事,順勢也就拿回了管理權,雙方都會皆大歡喜,不會生出波折。
許多大事,就會敗在細節上,陳亨很高興小王爺的決定,投桃報李,提出了春夏大操練之事。
每年衛所都要進行大操練,不但是和平年代對衛所的檢閱手段,更能提升士氣,讓衛所種地的軍戶們,還記得自己是當兵的。
燕王朱棣在遼東至今未歸,出遼又不是什麼大的戰事,所以陳亨一直在猶豫。
是都司自行發動,還是等燕王回來,或者直接放棄今年的大操練,現在則有了新決定。
哪怕小王爺不是王爺,是沒有這個名分和權利的,但是陳亨願意“扶持”。
朱高熾對陳亨的政治敏感性很高興,此人的主意,的確是撓到了他的“關鍵區”。
一千句表態一萬句表態,也不如此人支援自己主導今年的北平衛所大操練。
沒幾日。
北平都司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向朝廷上疏開平擴衛的奏章,第二件事下發地方諸衛,洪武二十八年春夏大操練即將啟動,諸衛不得怠慢。
“王爺都不在北平,陳亨竟然敢這麼做?怎麼,離開了北平多年,就忘記了他姓什麼,想幹什麼!”
唐雲大怒。
張玉冷眼旁觀。
陳賢則說道:“王爺既然不在北平,那麼春夏大操練之事,末將認為不如放一放。”
此時,陳亨沒有提朱高熾的事,彷彿上回在世子府說的話是客套話一般。
而北平諸衛對陳亨的決定,大多數採取不支援的態度,明面上反對的人也不少。
一夜之間,北平亂套了。
“小王爺,難道此人有異心?”金忠擔憂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和陳亨沒有打過交道,陳亨從大寧調回北平,兩人才有過接觸。
雖然陳亨是燕山衛走出去的大佬,可時間最能變人心。
“說實話,我也有點看不懂。”歷史是歷史,可人心不是歷史可以寫出來的。
朱高熾懷疑道:“難道他是想要試一試王府在北平諸衛的威信?如果威信低,能順利排程諸衛,他就趁勢而為,接手過北平的兵權?”
以和陳亨接觸過的印象,此人的具備這個城府。
如果真是如此,那此人不得不防啊,日後的一些計劃都要臨時調整,非常的麻煩。
總之。
燕山三護衛的態度,影響了周邊的衛所,給了別的衛所開口的憑仗,燕山三護衛的態度改變了再說。
在朱高熾要按耐不住的時候,北平都司突然丟擲了,由小王爺和北平都司共同檢閱的訊息。
得知後,很多人失去了分寸,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朱高熾第一次面對抉擇,有些拿不定主意。
長史府的人都來到朱高熾面前,金忠和葛誠商議後,終於得出了結論。
“此人要麼是順勢而為,試探王府在北平的威信,要麼是為自己正名聲。因為諸衛的態度,他才支援小王爺主持操練事宜,這樣的話,萬一日後朝廷有人怪罪,他也有理可講。”
結合此人在歷史中的表現,朱高熾有些瞭然,悻悻道:“此人做事真可謂滴水不漏。”
“也說明了此人的才能,如果能心向王府,那麼王府算是得到了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
葛誠很推崇此人。
朱高熾瞅了眼葛誠,明白此人剛說的話,出自於他的立場。
開平擴衛的事情還沒有結果,應天府那邊,先定了下各藩王的大事,立各王嫡子世子,封各王女兒公主。
賜婚的賜婚,封賞的封賞。
其餘王府不提,燕王府這邊,朱高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