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四也不行(2 / 3)

式。

錢櫃設在北平府,取名糧票銀行,暫時試推行一千石糧票,一百石糧票,十石糧票,對應五百兩,五十兩,五兩。

根據這個制度,中華重工內部進行了改革。

成立了銀倉,糧倉。

內部之間的運轉,各廠全部使用糧票代替,例如焦炭煉製廠,收支一萬兩銅錢白銀進入銀倉,由糧票銀行兌換兩萬石糧票。

最後遞交給總部賬房的,是結餘下來的糧票。

北平府車站,一口氣下發了價值十萬石的糧票,也就是價值五萬兩銀子的糧票。

十萬石的糧票結算出去,要收到十萬石的糧食,或者等價的白銀。

這種結算方式,要對賬房進行大改革。

而中華重工常年招收識字且能算賬的人才,為此打下了根基,提供了足夠的人才。

原來的賬房改名為財務司,各廠各車站由財務司進行整改,設立財物部和財物室三級制度。

財務司司長一名,副司長三名,下設出納部,稽核部,核算部,歸納部,預算控制部。

在各廠原來的賬房,施行支入存分離,健全財政制度,統一總廠和分廠財政管理秩序。

糧票銀行設行長一名,副行長一名,和中華重工財物司深化合作,互相交叉監督管理。

根據這次改革,也最佳化了各廠。

焦炭煉製廠,鐵廠,蒸汽機工廠,大興農具廠等,定位一級工廠,鐵軌廠,化肥廠,玻璃廠等工廠,定位二級工廠,地方上的農具廠等,定位三級工廠。

統一了級別,定下十八級。

從周世豐三級,徐寧定五級,萬三定六級,王仁定八級……到新雜工十八級。

整個中華重工,有了明確的職位等級劃分。

各分廠的廠長等級也有了區別,誰的等級高一目瞭然,打通了上升渠道。

中華重工的銀倉,糧倉,建立了護廠隊,朱高熾任命了自己的侍衛統領,也就是李彪兼任護廠隊隊長。

護廠隊人員五百人,從衛所中招募軍戶,從王府要了侍衛編制,給了五個百戶名額。

李彪因此也被升為副千戶。

既然提拔了李彪,朱棣也痛快的鬆口,朱能也從副千戶提拔為了千戶。

剛好。

金州中左所的賞賜也下來了,朱元璋同意了朱棣的奏疏,任命孫巖為金州衛指揮使。

“以前擴充衛所到北境,地方官府都會上疏困難,沒想到老四會主動要求。”

朱元璋放下手裡的奏疏,忍不住笑道。

蔣獻一言不發。

聖人不需要他說話。

朱元璋更加的蒼老了,頭上的白髮叢生,比兩年前變化很大,眼神也渾濁了不少。

但是精神氣還是那麼足,看上去彷彿在和什麼較勁一樣。

“北地多年來遷移衛所擴疆,可惜受困於生產,是叫生產力吧。”朱元璋想了想,記憶越來越不好。

“生產力,一到一百,真敢說呀。”朱元璋嘆息了一聲。

眼神中有些期盼,又有些懷疑。

他這一輩子,什麼事物沒有見過,天下事都在他的腦海裡,可偏偏北平的密疏常常引起他的自我懷疑。

“老四的這個兒子,真是能打壓別人的自信,難怪老四經常抱怨。”朱元璋突然笑道,“這樣可不行,哪裡像是當父親的。”

喃喃自語後,朱元璋看向蔣獻。

“你說說看,錦衣衛在王府的人地位很高,多年下來,會不會已經暴露了,老四可警醒著呢。”

朱元璋有些遲疑。

會不會投靠了老四?不然說的話,都是關於王府的好,雖然知道老四從小就不錯,可朱元璋還是忍不住懷疑。

老二從小表現也好,可是就藩後,令他太失望了,辜負了他的信任。

蔣獻遲疑了起來,他不敢給出準確的回覆,猶豫了一番,忐忑說道:“應該沒有被發現。”

為了萬無一失,蔣獻又補充了句:“只是燕王身邊的謀士多謀,也有可能被懷疑,但他們絕對是無法確認的。”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興了起來。

原來是懷疑兒子發現了自己的人,有些不高興,可又不希望兒子傻傻的被錦衣衛瞞於股掌之中。

自己老了。

偌大的皇宮,皇后離自己去了,太子也離自己去了,再也沒有值得他信任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