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牽衣鐮在手,小兒攜篝並畦走。
陌翁語嫗切莫遲,梅風溫雲晴不久。
兩手便熟鐮無聲,黃雲卷地蒼坡平。
……
酒沉飱冷未暇嘗,腰骨酸辛一驤首。
——《刈麥行自靈巖歸示趙丞》
到了小麥成熟的時節,“大兒”、“小兒”、“老翁”、“老嫗”齊齊出動勞作。
太子提出要親自收割小麥,這個要求不僅不過分,還很有正面意義。
一聲令下,就有人妥善安排。
……講真,太子殿下駐紮在定州,沒有三天兩頭要求地方進獻美女美男,已經非常通情達理。
只是體驗幹農活而已,太好安排了!
分給張川柏割的,比旁人的面積更大。
據說是李治的舅公高士廉親自吩咐,要讓農業神童張三郎割得更盡興。
張川柏:“……高太傅這麼夠意思的。”
到河北定州這個地方,也算是到了老高家的大本營吧?
高士廉的祖父高嶽,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堂弟。
一群東宮的屬官、千牛備身圍觀張川柏使用新農具——麥釤。
“右手緊握木柄,左手拉繩子,朝著小麥的根部由右向左釤去,割下的麥子會倒在釤麥杆子面上,然後用‘羊角’作為支點順勢往左一翻,麥子就會從釤麥杆子籮筐裡翻到地上?……”
張川柏大聲講解麥釤的使用技巧。
新農具做好之後,他先試了試,現在用起來似模似樣。
簡直就是熟手的農夫。
無論身上有多少個頭銜,他本質上是農人,是一個對土地愛得深沉的農人。
麥釤攻城掠地,凡是劃過的地方,麥子落入像簸箕一樣的竹筐裡。
很快,簸箕滿了,倒入旁邊的空地,那裡就多了一堆麥子。
“張侍讀幹活真是利索!”李敬玄看著讚歎,“我像他這個年紀,沒有他那麼能幹。”
比其他方面……比不過,沒想到比干農活還是比不過。
“張侍讀,你這是掠奪麥子,不是割麥子啊!”李敬玄誇誇。
張川柏一邊幹活,一邊大聲回答:“這種農具,還有一個名字就叫‘掠子’,形容的就是它收割快,一掠就是一片。”
“但是我看,這個農具也有一個問題。”有人走過來說。
張川柏望過去,原來是陪在李治身邊,兼任太子左庶子的馬周。
馬周今日穿的是便於幹活的衣服,剛剛陪太子體驗了割小麥……體驗了幾刀,過來看張川柏。
他對眾人說:“麥釤本身就是一個用竹木製作的半圓形大籮筐,在直邊那一側的筐沿上,還固定著鐵刀,非常沉重,沒有相當大的力氣根本拿不起來。”
聽他這麼說,李敬玄等人看張川柏的目光更加詫異。
張川柏一出手就是一片,動作乾淨利落,根本不像是沉重的樣子。
“我試試。”李敬玄上前。
緊接著,又有其他人試用。
一個個試用之後,才知道馬周沒有說錯,這種農具確實沉重。
麥釤收割的優勢:效率比鐮刀收割快六七倍;
劣勢:消耗力氣,需要壯勞力才能使用。
張川柏揮了揮手臂,笑道:“我覺得還好,是因為從小,來叔就讓我用銅膽練臂力,已經習慣了。”
……
田裡幹活的農人,都是經年累月乾重活的,覺得麥釤簡直太好用了。
“有這個好東西,我一天就能割四畝!五畝!”一個年輕人大聲宣佈。
另一個老人說:“明明看著也不復雜,怎麼之前就想不到呢?”
太陽漸漸升起,火辣辣的陽光照耀大地時,農人也會先躲一躲烈日。
張川柏隨著李治到一處樹蔭下休息。
李治隱約聽到議論聲,也好奇地問:“有很多東西,說穿了都不復雜,為何之前沒有人想到?”
張川柏想了想,回答:“就像印刷術吧!印章和碑文早就有了,可是為什麼就沒有人想到刻雕版來印書呢?有些東西,就是到那一刻,才會出現的。”
聽起來有些玄乎。
但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必然和偶然的結合。
“麥釤和秧馬一樣,都是簡單容易上手的。趁我還在這裡,誰家想製作,又有不懂的,都可以來問我。”
對於農具,張川柏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