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拉河從城市由西向東穿過,河水使河岸沃野千里,辛勞的人們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從先輩開始就著手一步步建立了這座偉大的城市——第比利斯。
庫拉河是喬治亞人眼中的“母親河”,滋養著喬治亞的土地和成千上萬名棲息在此的喬治亞人。
自從半個多世紀前被當地人尊稱為“阿格馬森貝利”(即復興者、重建者)的大衛四世從塞爾柱突厥人手中光復此地後,第比利斯便成為了喬治亞的新都。接下來的歷代君王們都在擴建並完善這座建於“兩座山脈之間”的城市,城市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人口稠密、商業發達,使其成為高加索地區上最璀璨的明珠。
建於山坡上的民屋,蜿蜒曲折且難以行走的山間小道,還有隱匿於群山密林之中的修道院和教堂——這便是第比利斯城的建築特色。
1175年秋,距離尼基弗魯斯離開以弗所已過去了兩個半月。
清晨,辛勞的牧民驅趕著羊群擠入城裡。虔誠的信徒正在前往教堂準備祈禱。城牆上有手持彎弓的弓手在警備,一隊隊裝備精良計程車兵在大街上巡邏。一切看起來十分祥和。
騎著高聳白馬的希臘人艱難地擠出了密集而又繁華的街道。街道上來往的人群很多都不是喬治亞人。在這裡,到處都可以看見異教徒和不同服飾的人,而喬治亞人在此時竟然成為了“少數人”。
從大衛四世開始便一直延續到今的宗教寬容政策,使其整個國家都呈現出十分融合的景象——驅趕著牲口進城的突厥牧民,城頭上的喬治亞士兵並不會向這些異教徒射去致命的箭矢,城裡的正教徒也早已對滿街的伊斯l信徒習以為常;穿著古怪的猶太人大量定居於此,不少人做起了經商的事業;北邊的保加爾商人穿過遍佈沼澤、毒蟲和遊牧騷擾的大草原,為城市帶來了來自北境之地的珍貴毛皮、黃金和黑海的魚子醬;中亞商人將這裡看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途徑此地時也為城市帶來了物美價廉的香料、食鹽、珍珠、玻璃。
身材健碩的希臘人跳下了戰馬,幾位忠實的斯拉夫奴僕下意識為他們的主子牽好了馬匹。
“大人,前方就是王宮了。”
身著華麗服飾的希臘人名叫安德羅尼卡·科穆寧——先帝阿萊克修斯的後人。
從許多年前開始,安德羅尼卡便因國內通緝而四處漂泊,這位紫室貴族曾數次越獄成功,隨後遠離帝國,即使是寒冷的基輔羅斯諸國也有過他的身影。
誰也不相信,這位年過半百的科穆寧貴族日後會成功篡位登基,並將曼努埃爾皇帝的子嗣趕盡殺絕;但在當下,他只不過是依靠喬治亞皇帝喬治三世庇護的希臘貴族而已。
他那挺拔的身姿甚至賦予了他以神聖感,具有英雄的姿態。儘管並不年輕,但是安德羅尼卡看起來卻擁有童顏,他那長長的分叉灰色鬍鬚又讓他顯得頗為莊嚴,令人感到神聖,好似天生具有統治力和無可阻擋的力量。
在安德羅尼卡的正前方就是神聖而又莊嚴的第比利斯王宮。氣勢宏偉的石磚城牆和一座座矗立的箭塔使人心生震撼。這裡的防守密度比外牆更加森嚴和強大。駐守在城牆上計程車兵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武士,城門口巡邏計程車兵也大多數都是皈依正教的庫曼人或突厥人。
第比利斯王宮的規模及奢侈雖遠不如君士坦丁堡的布拉赫奈宮或大皇宮,但考慮到在高加索這片破碎支離且充滿戰火和宗教紛爭的土地上還能建造起這樣的出色建築,已經算得上奇蹟。
自稱“Autocrat of East and west”的喬治(三世)陛下就住在這裡。皇帝在何處,國家的中樞神經就在何處。
“布拉赫奈宮……鑽石……嗯,還有那些錢。”
“我親愛的好侄子,我們會成功的。”
安德羅尼卡小聲嘀咕著,手卻已經止不住地顫抖起來,步伐也隨之加快不少。
“站住,什麼人?呃……快放行吧。”
老守衛一眼就看清了安德羅尼卡的面孔,其他守衛也是同一時刻放下了吊橋,所有人都對這位流亡在外的希臘貴族無比信任和尊敬……當然,除了那些剛來的不懂事的新守衛。
這並不奇怪。
安德羅尼卡是當今喬治亞皇帝喬治(三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對於喬治而言,安德羅尼卡的野心和智慧是有目共睹的;倘若自己是布拉赫奈宮的皇帝,那麼安德羅尼卡一定會在第二天就煽動叛亂,並立即篡奪皇位。
但很“遺憾”的是,這裡不是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