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迴歸了平靜,此戰以巴耶塞特聯合尼基弗魯斯徹底全殲馬利克部落而告終;後者全軍覆沒,殘餘者要麼歸順於戰勝者的部落,要麼逃之夭夭。
馬利克本人的屍體則交給了這群憤怒的突厥人,後者對其屍體也是殘忍至極。
巴耶塞特部落方面幾乎全體受傷,戰死者過二十人,約佔部落可戰兵力的四分之一,其首領本人也受了多處刀傷;尼基弗魯斯方面僅陣亡十二人,傷二十餘人,傷亡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已經接近所能承受的極限。
這一戰後,巴耶塞特的部落也算是打光了,殘存的兵力寥寥無幾——換而言之,這支部落已經幾乎瓦解。
作為幫助其首領打贏此戰的報酬,尼基弗魯斯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條件徹底吞併了巴耶塞特的部落,後者正式加入了他的私人衛隊。其部落的非戰鬥人員(即家屬)被安置在了帕夫拉戈尼亞,那裡有他的莊園和土地,可供這些突厥人生存。
這天清晨,陽光洩在尼基弗魯斯的身上,他站在船頭看著碼頭上處來往的人群,不由想起一個多月前自己從羅德島乘船撤離的回憶。
只不過那次是狼狽而逃,成為了他這一輩子終生難忘的痛;而這次他是以勝利者的身份離開。
相比於那群對城外百姓不問不顧的腐朽官僚,尼基弗魯斯靠自己的口才說服了一支突厥部落。
不久後他還徹底擊敗了另外一支突厥部落,雖然對方不算多,但這也有效震懾了其它突厥部落,也算是為比提尼亞的邊防能力拉回了一些面子。
沒有過多的歡送儀式,幾條熱那亞槳帆船帶著尼基弗魯斯一行人離開了普魯薩,渡過了馬爾馬拉海,最終在加里波利靠岸。
加里波利位於君士坦丁堡西邊,緊扼歐亞兩洲的通商要道。1354年,奧斯曼帝國的奧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佔領了加利波利半島,並把這裡作為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
當然,讓人們對加里波利最影響深刻的還是1915年的加里波利戰役,英法聯軍為逼迫奧斯曼停戰派遣大量戰艦與兵力欲強登加里波利,直取君士坦丁堡。最終在奧斯曼人的頑強抵抗下以英法聯軍失敗告終。
但現在這座半島並沒有引起尼基弗魯斯的過多興趣,在半島的後面是無邊無際的麥田。
色雷斯是羅馬帝國即埃及、阿非利加淪陷後的全國最大的產糧地,實際上色雷斯還盛產馬匹、黃金、白銀等重要資源——換而言之,這裡就是帝國最肥沃最富饒的地區,馬爾馬拉海兩岸的肥沃土地和大量人力為帝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才是帝國的精華。
每個麥田之間都被墨綠色的樹林嚴格分隔開來,宛如屏風般,完美體現了羅馬帝國高超的工藝水平,即使是上帝也會驚歎這人間奇蹟。
來往的商人更是行走在鋪石路上,“條條大路通羅馬”如今變成了“條條大路通新羅馬”,這些羅馬人嘔心瀝血的傑作在今後的幾百年裡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直到十八世紀,西歐人依然行走在羅馬人修建的道路上。
愛琴海溼潤溫暖的海風,安納托利亞乾燥爆滿的微風,還有色雷斯帶著麥香味的香風,這幾種風匯在一起,讓尼基弗魯斯一行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適感。
在接受前途多個哨所的檢查後,一行人總算來到了這裡——“眾城之女皇”君士坦丁堡,歐洲世界最興盛繁榮的城市,迄今為止未淪陷過一次的堅固堡壘。
他們沿著海濱的大道一路前進,隨著路程的推移,尼基弗魯斯感覺四周奢華的建築越來越多。
當路過的行人告訴他們這裡連都城的郊區都算不上時。沒見過世面的巴耶塞特深感震撼,科尼亞的繁榮在君士坦丁堡面前不值一提,兩者如同小巫見大巫般。
這種震撼感,不亞於當代一輩子生活在山區裡的農民第一次去深圳。
身為紫衣貴族的尼基弗魯斯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君士坦丁堡了,但他依然打心裡依舊熱愛這座城市——在漫長的中世紀裡,這座城市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歐洲最閃耀的珠寶;哪怕1453年淪陷後,奧斯曼帝國極力修復了這座至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衰敗不堪的城市。
當西歐人還沉浸在新羅馬被異教徒“糟蹋”的悲痛時,這群被他們貶稱為“土耳其人”的異教徒卻讓城市再次繁榮和偉大,一直到今天都是歐洲第一大城市。
(土耳其人是西歐人對安納托利亞的穆斯l的總稱,帶貶義,最早出現在中世紀。奧斯曼的官方名稱為“天選之國”。直到20世紀,凱末爾才引用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