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與銀行協商貸款事宜,但進展緩慢。
山林的保護工作也困難重重。新栽的樹苗成活率低,除了自然原因外,還存在人為破壞的因素。一些村民為了開墾土地,私自破壞樹苗。葉立航和吳林在山林中設立了警示標識,並加強巡邏,但仍無法完全杜絕這種現象。
他們決定與村民簽訂保護協議,給予一定的補償,鼓勵村民共同保護山林。但由於資金有限,能夠提供的補償不多,協議的簽訂工作並不順利。
為了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他們將環保知識融入文藝節目中,但觀眾的數量有限,影響力不夠。葉立航和吳林決定利用新媒體平臺,製作環保短影片和直播,但由於缺乏專業的製作經驗和裝置,作品的質量不高,關注度較低。
家庭方面,由於長時間忽視了家庭,葉立航和吳林的家庭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孩子的病情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照顧而加重,吳林的父母對她失望至極,甚至威脅要與她斷絕關係。
葉立航和吳林感到無比內疚和痛苦,但他們又無法放下鄉村環保的事業。他們只能在工作之餘,儘量多陪伴家人,試圖彌補對他們的虧欠。
在技術和人才方面,儘管他們參加了各種培訓和研討會,但所學的知識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不足。他們缺乏專業的環境監測裝置和資料分析能力,無法準確評估環保工作的效果。
葉立航和吳林嘗試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希望能得到技術支援和人才幫助。但由於鄉村條件艱苦,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不願意參與。
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葉立航和吳林感到壓力巨大。但他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鄉村的環境一定能夠得到改善。
他們繼續努力,不斷尋找新的辦法和途徑。葉立航和吳林與周邊的鄉村聯合起來,共同制定環保規劃,形成區域環保合力。
他們還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支援。同時,不斷改進環保宣傳方式,提高村民的參與度。
未來,他們期待著鄉村能夠重現綠水青山,成為人們嚮往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