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秋風送爽、月華如練的夜晚,杜行申曲劇社在魯匯大治河畔那座古色古香的戲樓裡,上演了一出震撼人心的清官大戲《顧鼎臣》。
戲樓外,波光粼粼的河水輕輕拍打著河岸,彷彿也在為即將展開的劇目低吟淺唱。
戲樓內,燭火輝煌,座無虛席,觀眾們的期待與興奮交織成一股無形的熱浪,瀰漫在每一個角落。
老帥錢盤春,這位在滬劇界享有盛譽的表演藝術家,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擔綱主演明代清官顧鼎臣。
他身著一襲素雅官袍,頭戴烏紗帽,眉宇間透露出不怒自威的正氣與超凡脫俗的智慧。
隨著幕布緩緩拉開,一場關於正義、忠誠與犧牲的故事,在錢盤春精湛的演技下,緩緩鋪陳開來。
劇中,顧鼎臣面對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始終堅守清廉本色,不畏強權,勇於揭露貪腐,為百姓伸張正義。
錢盤春透過細膩的眼神轉換、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將顧鼎臣內心的掙扎、堅持與最終的大義凜然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那段顧鼎臣在朝堂之上,面對著滿朝文武,慷慨陳詞,痛斥奸佞的戲碼。
錢盤春的聲音鏗鏘有力,字字句句直擊人心,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為之動容,有的甚至悄然淚下。
而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劇中穿插的幾段唱段。錢盤春以其渾厚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將滬劇詞唱腔的情感與意境完美融合。
時而激昂悲壯,時而婉轉低迴,將顧鼎臣的內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
每當他開口吟唱,整個戲樓似乎都為之靜默,只餘下那穿越時空的旋律,在每個人心中迴響,久久不散。
隨著劇情的推進,高潮迭起,最終,顧鼎臣以他的智慧與勇氣,成功扳倒了朝中一大奸臣,為朝廷除去一害。
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觀眾們紛紛起立,向錢盤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滬劇顧鼎臣劇目發展:
20世紀20~40年代,文明戲、申曲等劇種,吸收評彈和各種唱本以幕表形式相繼演出。
由錢盤春加工改編滬劇。主要演員慕容雪、錢殊、錢彥、錢晚秋、錢凱等。
該劇情節曲折,富於鄉土氣及人情味。其中《閣老遊春》、《花廳評理》等折較具特色。
錢殊飾演的顧鼎臣塑造了一個厚道、風趣又有素養的老相國形象,是該團的保留劇目之一。
劇情簡介
當地兵部尚書之子毛君瑞,見陸姿色,頓生惡念,調戲不成,授意家奴殺死老帳房,移屍林家門口,將林子文以殺人兇手治罪。
陸素貞求援於義父顧鼎臣。顧因慮及身份,賦詩致知縣,暗示其將林開釋。
知縣仍唯毛家之命是從制林死罪。
顧無奈親手具文向皇帝伸冤。
當林子文行刑時,顧鼎臣親赴法場營救,崑山知縣拒不容情,正在千鈞一髮之際,皇命宣告林子文無罪,當即獲釋,夫妻團圓。
該劇源於明朝發生在江南地方的事實。此劇又名《雙玉玦》。
滬劇《顧鼎臣》劇情簡介
清明日,退隱相國顧鼎臣因思念夭折女兒而獨自出遊,途中遇雨又加飢渴,至貧婦陸素貞家躲避,蒙留便餐,熱情相待。
顧見陸氏溫文嫻雅,且酷似亡女,乃收為寄女。
嗣後,兵部惡少毛君瑞來調戲陸氏,適其夫林子文回家,見狀痛打之。
毛懷恨在心,殺死老賬房後移屍林家門口圖害,致使林受冤入獄。
素貞為替丈夫伸雪,求助寄父。
顧因慮及身份,只得賦詩送達知縣,暗示將林無罪開釋;不料知縣仍判林死罪。
陸氏急往顧處求援 顧遂上書京城,並在臨刑之時親赴法場營救,最後皇命宣佈赦免子文死罪
顧鼎臣(1473年3月23日—1540年11月4日),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玉山鎮)人。
祖籍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明代中期大臣、內閣首輔。
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後以編修《孝宗實錄》有功,升任翰林院侍講,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
嘉靖初年,兼任經筵官,深受明世宗信任,歷任翰林院學士、禮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