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你過去的法門。說我喜歡拜懺,你照樣去拜懺,站在沒有罪業的角度,站在清淨心去拜懺。因為罪業是唯心所現,從真如的角度你本來就沒有罪業,所以你這樣子的進步更快。就是說,三草二木要增長,兩種養分缺一不可:來自於法力的雨水,來自於真如的大地。
(四)法界緣起
所以你從向外攀緣法力到迴歸真如以後,你開始生起的是清淨心,安住清淨心,發起菩提願。這個時候你菩提願一發起來,佛陀給你授記了,這個時候你叫做稱性起修。從迴歸家庭到重新出發,開始去外面,開始做買賣。那麼這個時候你的修學,初地以後叫做法界緣起了。法界緣起的特色就是,什麼叫法界呢?就是每一個法都是法界的主體。所以它怎麼樣呢?一多相即,互含互攝。你佈施,佈施為法界。我們過去在凡夫修佈施,就只是佈施了。你以前做義工,你現在改做持戒,對不起,重新開始,因為持戒跟佈施對我們凡夫來說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你會佈施,不表示你會持戒;相同的,你持戒很清淨,不表示你會佈施。
但是初地菩薩不一樣。初地菩薩他以佈施為下手,他這個佈施就具足六度,他這個佈施自然具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是初地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因為他從真如出發,真如本身就是互含互攝的。所以他做兩件事: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初地以後就沒有所謂的根機的差別。說,你以前是人天乘的。沒有這回事情。初地以後只有一個乘,叫做一佛乘。就是不管你過去是怎麼來的:你是往生淨土的;你是修聖道門的,很辛苦……通通不管!方便有多門,回家以後大家都一樣。就是你入了初地,你過去的經歷不管是什麼,反正你以後就做兩件事情,每一個人都一樣:第一個叫做莊嚴佛土;第二個,成熟個人的相應的眾生。你就是做兩件事。
這就是所謂的授記。
那麼為什麼要授記呢?我們說過,因為這是一個重新的修行方法,所以佛陀必須要給剛剛入初地的人一些指導,一方面給他保證。就是說,沒關係,你重新出發,你未來的因果我給你保證。佛陀親自宣說出來,安定剛成就初地的那些菩薩的心。
這就是整個緣起。我們佛法就是先把一個不安穩的眾生帶回家,然後再從家庭裡面重新出發。
癸二、授迦旃延記 分二:子一、長行;子二、重頌
我們看講義,看今天的主題,癸二的“授迦旃延記”。
首先,我們看迦旃延的佛土之前,先回顧一下他的過去的重點。迦旃延過去的修學,他在初地之前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他是佛弟子當中“論議第一”。他善能分別教法,又能夠善巧論述法義。因為過去他是生長在一個婆羅門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婆羅門的論師當中最高階的第一論師,所以他從小跟他哥哥兩個就通達整個婆羅門的四吠陀的經論。他成年以後,他爸爸覺得沒辦法教他了,所以就把他帶到他爸爸的一個親戚那裡,一個阿私陀仙人,就讓迦旃延尊者跟這個仙人學禪定跟神通。學了幾年以後,阿私陀仙人年紀大,就要往生了。往生以前,他就跟迦旃延說,我這段時間看天空的星宿,未來不久即將會有一個聖人——佛陀要出世。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趕快去找他,拜他做老師。阿私陀仙人過世以後,果然佛陀就在菩提樹下成道了。所以後來迦旃延尊者就跟佛出家。
出家以後,因為他過去有這種婆羅門的論述的基礎,所以他回到佛法以後也是一樣,善能分別教法,善巧論述法義。我們舉一個例子。
比方說無常、無我的道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有居士就問迦旃延尊者說,我們怎麼理解無常、無我的道理?迦旃延尊者說,我們現在看到一個東西,你看到青山,看到白雲,或者看到一個健康的身體,他說,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假相;但是你知道,這個假相的背後有一種潛伏的、轉動的力量,在不斷地轉動。那種潛伏的、轉動力量就是無常;而這種力量是不受控制的,就是無我。也就是說,諸位!我們現在身體看起來很健康,但是這是個假相,其實它背後有一種力量不斷地在轉動,就是無常的力量在轉動,而這種轉動的力量是不受控制的,就是無我。這是迦旃延過去的第一個特色,就是“論議第一”。
第二個特色,他過去生特別好樂清潔佛殿跟僧坊,就是喜歡打掃環境,所以他生生世世招感身上常有金色光明。就這兩個特點。
子一、長行 分四:醜一、因行;醜二、得果;丑三、國土眷屬;醜四、壽命正像
我們知道他過去的兩大特點,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