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集《妙法蓮華經》(4 / 7)

小說:妙法蓮華經 作者:妙音0

死、為我們講經、為我們施設了戒法的釋迦牟尼佛。所以,你要不跟應化身結緣,那你變成一種好高騖遠了。你只跟法報二身結緣,那你這樣子很難得到應化身的度化。所以我們兩個都要結緣,理觀跟法報二身結緣;事修,透過禮拜、讚歎、供養,跟應化身結緣。

總之,這個小孩子的父親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大悲應化,一個是福慧功德圓滿的法報二身。這說明父親跟兒子之間的情況。

寅三、子遂到父城

我們看寅三的“子遂到父城”,慢慢開始準備要相遇了。看經文。

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時貧窮子”,這個貧窮的兒子,我們前面說過,小時候是到處跑,離家出走;長大以後,開始注意到現實問題,開始要吃飯,要穿衣,就開始知道要蓄積一點資糧。當時佛陀沒有出世,就修禪定,修苦行,靠了這個資糧,“遊諸聚落,經歷國邑”。聚落是小村莊,國是大國,邑是中等的城市。這比喻什麼呢?國——十八界,邑——十二處,聚落就是五蘊,簡單地說就是身心世界。就是經歷過整個六道輪迴,慢慢地跟釋迦牟尼佛的應化身的八相成道相遇,終於受生於佛世之中。這個就是一種感應道交。

但是我們要說明一下。蕅益大師說,能感的是三乘的善根,所感的是佛陀應化的大悲。所以諸位!我們今天能夠感應佛陀,你靠人天的善根是不可以的。你說,我做慈善事業。慈善事業不在佛陀感應的兒子裡面!就是說,在佛陀的定義,你要有資格做我的兒子,一定要三乘善根,要麼聲聞,對苦諦的體會;要麼緣覺,對因緣法的深刻體悟;要麼菩薩,對菩提心六度的好樂。所以,這個窮子雖然不是三乘,但是他修外道法;因為他曾經有大乘善根,所以他現在起碼還是有出世的出離心,還是有二乘的善根。這個就是“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古德解釋這一段說,窮子憑什麼跟佛陀能夠感應,生長在佛世呢?他說:“三生修福,百劫修因。”就是說,他今生修福,來生修福,第三生又修福,這個福報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有他的因地,善根力,他能夠有出世的善根,對佛陀過去生有禮拜、讚歎、供養,所以才能夠生長在佛世。剛好這個流浪的小孩來到這個城市,釋迦牟尼佛應化身也在這個城市,比方說印度,示現八相成道。就是兩個人冥冥當中,蕅益大師給他四個字,叫做“不期而遇”,雙方沒有約定,但是自然地招感在一起。就是二乘人的出世善根跟佛陀的大悲兩個感應在一起了,叫做“子遂到父城”。

寅四、其父心憂念

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歿,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

我們知道,佛陀的應化身跟我們相遇,必須要互相憶念。說我憶念你,你不憶念我,那就沒辦法。那麼佛陀當初是怎麼憶念這個孩子呢?他有兩種憶念:一個叫做憂念,一個叫期待。

他為什麼憂念呢?就是說,這個大悲的應化身經常憶念他這個過去流失的兒子。說我跟那個兒子離別了五十餘年,這個兒子離開我以後,離開了佛,離開了法,就投入到五欲六塵裡面,經過了六道的輪迴。這件事情,作為父親,作為佛陀,“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佛陀過去在阿含、方等、般若,在《法華經》之前,從來沒有說聲聞人是佛陀大乘的佛子、能夠繼承佛位;佛陀只是說,聲聞人以後你到偏空涅盤去,只有菩薩能夠到我的家族,繼承我佛的功德,能夠紹隆佛種,弘傳佛法。

所以,佛陀從來沒有說聲聞人能夠從空性轉到菩提的,沒有說這件事,只是內心思惟,怎麼思惟呢?“心懷悔恨。”為什麼叫悔恨呢?悔己不勤教化,恨其疏我親他。作父親的後悔自己,我當初把他教到外凡位,我應該多用一點心,讓他一鼓作氣到內凡就好了,內凡好歹不退轉了,不該那個時候把他放棄了。

當然,這件事不能怪佛陀。我們會離開佛陀,多分都是我們的錯,是因為我們沒有憶念佛陀。我們自己不再禮拜,不再讚美佛陀,就跟佛陀因緣淡薄了。當然,作為佛陀,他自己悔恨自己教化不夠。恨呢,恨這個諸子離開我以後,疏我親他,就慢慢地不學佛法,開始追求五欲的快樂,親他。所以佛陀當時沒有見面之前,心中的憶念是心懷悔恨。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自己也想一件事情,說我這麼多財富,金銀財寶,倉庫充滿,如果我今天沒有子息來繼承家業的話,一旦我這一期教化結束,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