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8集《妙法蓮華經》(6 / 7)

小說:妙法蓮華經 作者:妙音0

是“如是我聞”等五事放在前面,它是一個前面的敘述,來取信於後人,所以這個序有一種先後次序的意思。

第二個,由序。這個“由”就是原因。本經是怎麼說呢?事出必有因,佛陀說法一定有原因的。因為放光現瑞,現出六種瑞相。這當做本經發起的原因。

第三個,敘述。這個敘述就是大綱說明。我們從這個問答釋疑,從彌勒菩薩請問、文殊菩薩回答,他們一問一答之間,你大概可以看得出來本經的一些核心思想,當做一個弄引,一個前導。

所以這個<序品>有三層意思:第一個,它是整部經的第一個次序;第二個,它是本經發起的原因;第三個,它把本經的核心思想做一個大綱的敘述,所以叫做序。

這個就是序的意思。

那這樣這個<序品>有什麼樣的核心思想呢?我們看第二個。

二、經文要義:

一、文中佛先入三昧,後放光現瑞,表顯此心須先定而後有慧也。二、於放光現瑞中,白毫光表一心中道妙智。光中所現事相,表示十法界相用。彼此互含互具,意在顯此實心境,乃諸佛所證,眾生本具,欲令眾生現證也。三、彌勒發問,文殊引答,即顯一心真如雖眾生本具,然非大智莫知莫見,是故世尊慈悲出定,假言說方便以啟發之。

整個序品其實有三個重點,蕅益大師說有三個:

第一個,文中佛陀是先入三昧——無量義處三昧,然後在三昧當中放光而現出種種瑞相。表示修習內觀的智慧,一定是先空,再入假。先即空,要安定,入空三昧,然後再生起假觀。一定要先離相清淨,然後才借相修心。如果你不離相,你帶著妄相來修真,你所有的東西都帶妄。

諸位!開始內觀以後,你對自己過去無始劫來的思想,不管來自生活經驗,不管透過教育,所有的思想要全盤否定,這些都不能用。那都是錯嗎?這不是對錯的問題,這裡面有我法二執。就是它形成的過程有問題,這不是對錯的問題。它叫有漏,它是有漏。所以,一個人要先全盤地否定自己,才有辦法重新開始。你不歸零,你《法華經》就修不起來了。就是你從現在開始,對你過去由打妄想所累積的思考,全盤否定。這就是佛陀為什麼先入三昧再放光的意思。

第二個,放光啟動一念心性以後,就現出假觀來。有十法界的因緣果報——有佛菩薩的功德,有眾生法界的惑業苦,而且是互含互攝。佛法界有眾生法界的功能,眾生法界有佛法界的功能,互含互攝,關鍵在迷悟的差別。他的目的幹什麼呢?就是一心真如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我們要趕快把它啟動起來。

看第三,彌勒發問,文殊回答。表示一心真如雖然眾生本具,但是如果沒有大智慧的佛陀來啟動,我們也不能夠成就,所以要假言說相來啟動之。如果說,既然我一念心性本具,那我就等著它來救我就好了。對不起!它現在在昏睡狀態,請你把它叫醒。就是,你不觀它,它就沒有。你說,那我到底有沒有自性功德力?答案是很難講。你要不觀它,對你就是沒有。

就是說,我們是一個乞丐,但是我們又同時是大富長者的兒子。那你說你到底有沒有錢?你要沒有回家,你就是個乞丐;你要回家,你就不是乞丐。這樣懂嗎?所以眾生本具,可不是說現成,你要去啟動它,你要內觀。就像禪宗說的: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就是說,它雖然本具,但是它有迷悟的不同。你一迷,一念迷那就離家出走,就生死浩然,那有跟沒有是差不多,那等於沒有;一念的迴光返照,那就是輪迴頓息。雖然本具,但是要理觀去啟動。

整段經文有這三個意思。

我們看它的大綱。

三、大綱說明。

一、通敘跡本二門;二、別說跡本二門。

一、約跡門開權顯實。一、眾集敘;二、現瑞敘;三、疑念敘;四、發問敘;五、答問敘。

二、約本門開近顯遠。

——糅合《法華會義》——

它的整個大綱就是這樣來的。第一個我們先看序。通敘有六種成就,“如是我聞”等等;第二個就進入正宗了,別說跡本二門。別說跡本二門又分成:跡門,約佛陀一期的應化來學佛的智慧;本門,約佛陀本門法身的功德來學法身,從法身來看功德。

序品有五個主題:第一個,眾集,就是大眾集合。其實這個大眾集合,一開始不是為了聽《法華經》的。大眾是怎麼集合?其實是聽《無量義經》。聽完以後,大眾本來是要散開的,但是佛陀沒有下座,反而入定而現瑞,所以弟子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