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九法界導師的如來,他教化眾生的過程“亦復如是”,就跟長者去救三界火宅中的諸子的道理是一樣。為什麼呢?佛陀作為一切世間的慈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有三大功德:
第一個,斷德圓滿。什麼叫斷德圓滿呢?“於諸怖畏、衰惱、憂患”,怖畏指的是煩惱障,一個有煩惱的人他心中會怖畏的;衰惱是報障,衰惱就是老病死的障礙;憂患指的是業障,就是眾生有這個生死業力,所以在人事當中,業緣的牽動,往往不得自在。而佛陀能夠透過空性的智慧,斷除煩惱障、業障、報障以及他的根本的無明惑。這個無明惑,簡單地說就是有所得的攀緣心。煩惱、業力跟果報,都是取相攀緣所造成的,這是根本。而且是“永盡無餘”。佛陀斷德圓滿。
第二個,佛陀的智德圓滿。他不只是修空觀,佛陀因地修假觀,一心三觀裡面的假觀,成就無量的知見。這個是佛陀的實智,成就一心三觀的智慧,而且是十力、四無所畏,有大神通力跟大智慧力。這個前面都是講真實智。而且更重要的是佛陀面對眾生的時候,還有方便智慧波羅蜜,佛陀有權法,有三乘的權法。這個是讚歎佛陀的智慧。
這以下講恩德圓滿,大悲心。“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佛陀的智慧最關鍵是“常無懈倦,恆求善事”。這個大悲心在大乘佛法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衡量一個菩薩的水平不是看智慧而已,得看你的大悲心。
這個大悲心有兩個觀察點:在地前,初地之前,看一個人的大悲心,看主動跟被動,就看得出這個人是智增上還是悲增上。你看有些人度化眾生是主動積極的,為諸眾生不請友,這種人基本上大悲,悲增上菩薩。在初地之前的智增上菩薩相對保守,他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在修學解脫,自身的解脫。但是他也不是沒有大悲心,但是被動,他有因緣碰到了,他也是會出手。所以在地前的慈悲心,有主動被動的差別。
那麼地後,初地以後就沒有所謂的被動了,初地以後的菩薩都是主動積極的。因為他開始怎麼樣?他從般若道入方便道,他就是要跟眾生結緣,因為他開始要創造國土了,國土就是要有眷屬。那麼初地以後的指標是什麼呢?就是你這個菩薩休不休息,這個就是所謂的無功用行,就八地了。八地之前,這菩薩雖然主動積極,他是要稍作休息。菩薩有時候累了,他回到大白牛車的墊子上躺一躺,入真如三昧,入無分別智,讓自己的身心休息一下。在經典上說,尤其是前半段在凡夫位的時候走聲聞乘的回小向大的菩薩,就算他入了地以後,他都有一些習氣,他要暫時休息,他有時候入這個真如三昧休息一下。到了八地,“無功用行我恆摧”,八地菩薩沒有休息這件事情,他不需要休息。這個就是普賢之德,“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所以當一個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已經到了不休息。你聽到不休息,你大概就知道他的檔次是八地以上了。八地以上,叫做“常無懈倦,恆求善事”。當然佛陀那沒話說了,佛陀的大悲心肯定是無作妙德,圓滿了。
那麼佛陀是透過長時間的斷德、智德、恩德圓滿以後,才受生於三界火宅當中。那麼他為什麼受生呢?為“度化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離開三界的果報跟調伏內心的煩惱,還有“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最後再教化他成就無上菩提。
這段經文的重點在說什麼呢?合“長者喻”。首先我們要知道佛陀的真正的身分,這很重要。就是說,佛陀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而不是聲聞人所認知的:佛陀跟我是生死業力凡夫,他是來到人世間以後才成佛的。這有很大差別。差別在哪裡呢?在於它影響到:佛陀施設的三乘,結果三乘人成就涅盤以後佛陀卻說沒有三乘、只有一乘,這個地方到底有沒有虛妄!關鍵就在這裡了。
如果佛陀一開始就知道全盤的情況,就是佛陀先“為實施權”,再“開權顯實”,他一開始就有一種全盤的佈局,佛陀沒有虛妄。因為不乖本心,這一切都在佛陀掌控當中。他一開始就知道,我必須要先這樣做、再這樣做,那佛陀沒有虛妄。如果佛陀一開始是為實施權,後來後悔了,本來給你三車結果他後悔,他否定三車,最後給你一車,那佛陀有虛妄。
那麼關鍵在哪裡呢?關鍵就在於,佛陀出世的時候他準備好了沒有?他有沒有資格看到事情的全貌?這樣懂嗎?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確認佛陀的身分,才知道佛陀今天答應給三車而沒有三車到底虛不虛妄。就是,佛陀已經是智德、斷德尤其智慧圓滿了,佛陀施設方便跟最後開顯真實,這是早在他的規劃當中,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