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燙手的戰功,稀爛的牌局。(2 / 3)

小說:大唐里正 作者:離珠

大的地盤,我們怎麼守得過來?”

“于闐不能丟!”趙正斬釘截鐵地回絕,“于闐雖然遠,但那是南下高原的前沿。安西大軍遠征吐蕃,于闐便就是支點。吐蕃人下了高原,拿了于闐,也能作為北上疏勒的跳板。不過約茹人此戰損失太大,尤其上約茹,怕是十年內都無力再戰。”

梁|點頭,道:“可上約茹沒人了,象雄就能補進。于闐仍然是座危牆。眼下我們手裡沒有多少兵力,守于闐不如守莎車。只要守好疏勒門戶,他們就算想要打,也要跨過半個安西來,對我有利。”

“你們自己定吧,我不干涉。”趙正一想也是,如今大局已定,約茹無力迴天。就算再開戰,怕是也要等上數年。于闐只要象徵性地駐紮即可,一旦有事,仍舊以疏勒為重點。此時莫說南征高原,他帶著安西人過日子都覺得度日如年。

不算西線幾個重鎮,就算上龜茲、焉耆、西洲、尹州,這幾處如今有民八萬。這八萬還大多都是老弱,自保尚且捉襟見肘,全靠一丁點糧食勉強湖口。眼下最緊迫的,是要墾荒開地,種粟種稻。

更別說戰亂更加嚴重的西線,就疏勒幾個城池,連年打仗,唐軍來一波,回鶻人來一波,吐蕃人再來一波,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是何等艱難。

安民撫民是戰後的關鍵,不能讓百姓流離失所,也是為了站穩安西的腳跟。

人都沒了,他趙正這個都護還要怎麼當?

但苦於沒有勞力丁口,靠這些老弱病殘一年又能有多少糧食入帳?

趙吉利不太關心這些事情,只擠眉弄眼,問道:“按說此次元良運籌帷幄,收復安西功勞甚巨,朝廷這回又賞了你什麼爵位?至少得是個縣公吧?我怎麼就聽說這回你什麼也沒撈著,就只升了個無關緊要的都護?”

趙正“嗤”了一聲,沒吭氣。梁|卻道:“這事在軍中傳得也廣,遠在於闐時,玄甲軍都在議論。不過我覺得,這是福,不是禍。”

“不說這個事。”趙正閉口不談。朝堂的嘉獎敕令來之前,涼王趙碩就已經給他寫了信。信中說,陛下認為安西象徵意義高過實際意義。安西開疆遠沒有安撫回鶻來得重要。如今回鶻新汗繼位,朝政把持在國母乞力柔然的手中。其中如何處理大唐與回鶻的關係,至關重要。

不過有戰必有賞罰,行軍打仗均以功過論之,否則難以服眾服軍。是以,朝中商議決策,著趙正重建安西都護府、軍,並升安西都護。至於爵位,則不再進賞錫。趙碩猜測,這也是聖人為了平衡涼州與安西的關係才審慎做出的,未必是為了打壓軍功。安郡王知悉後也表示贊同,認為趙正升遷過快,容易物極必反,遭到太子一脈暗中調理。是以涼王殿下讓趙正莫要心灰意冷,等再建奇功之時,一併升賞。

其實趙正並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對他來說,當初在鐵門關放水那一刻時,他便想到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一旦大賞,他便要成為朝堂的焦點。他還擔心若是封賞過為厚重,遠在涼州的涼王會不好自處。畢竟涼王也只是與蘇毗人戰和,而他卻是滅了上約茹,擊潰了下約茹,且花費頗小,效率奇高。

朝中便就有這些長舌婦,亦或是有些心懷不軌之人,喜歡拿著兩件事情相互比較,捧高踩低。

涼王對平涼對趙正都有恩,趙正還指著涼王對平涼照拂。若是在這些事上讓涼王尷尬,他寧願不要這些軍功。

不是他不信涼王,而是他不敢太過信任人心。

聖人低調處置,對他來說反而百利而無一害。做官總有做到頭的時候,他趙正可以說已是平步青雲,如今再為這軍功爭討,屬實沒有格局。而且朝堂說的也對,收復安西的意義在勢而不在形,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回鶻疲軟,損失慘重急需恢復。而安西過於複雜,民心不一,沒有大量唐軍託底,它成不了大勢。

而其時此時的安西,真正的大唐軍隊不過仍舊幾千人而已,自保都難。而想統合這幾十個古國自古便存在的複雜民情,沒有個幾十上百年的努力,又談何容易?

特別是這幾十年的戰爭,打得人人都沒了對大唐的歸屬感。

這也是趙正如今處境尷尬的現實,帶著安西人民載歌載舞還行,打仗?算了吧,還是得靠回鶻。

趙正轉身拿出了兩卷公文,遞給了趙吉利與梁|,“這是你們的賞功敕書抄本,吉利!”

“嗯?”趙吉利一時措手不及,使勁地在褲子上搓了搓油乎乎的手,接過了那公文看了兩眼,才發現自己根本不識字,於是一臉茫然地看向了趙正。

趙正笑著拍了拍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