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說,那兒,你們就起來唄,起來就吃飯,吃完了飯咱就幹活唄。
“幹,好,俺娘說幹,咱就幹。秋天這麼忙呀。俺爹說,分完菜來就分糧,娘。”
“就是啊。咱家起土豆子,咱家還沒想到能起那麼多,要是看咱起土豆子之前,下那場大雨,下完雨了,多少天就不晴天,咱就起不了那麼多。真沒想到啊。咱家還起了那麼多。咋樣,老二,咱家有了土豆,家裡就有錢了,你欠學校的學費錢和書費欠,你爹就都給你交了吧?”
“啊,娘,咱交了,學校老師可高興了,俺老師還表揚俺了呢。老師說,你們看馬家林,人家長賣點土豆錢,就把學費交 了。”
“啊,那老師一表揚你,你覺得臉上很有光吧?”
“啊,是啊。”
“所以說,咱家要多勞動呀。這秋天,隊裡的活,家裡的活,咱都要多幹呀。我給你說呀,家林,你吃完飯,跟著娘收拾這土豆子啊,要是收拾好了,咱還能去隊裡粉坊換點粉條子。”
大哥跟著爹去割苞米去了。到地裡了,俺爹和大哥不知道怎麼割。俺爹給俺大哥說,先讓他們割,咱看看。
“拿壟了,拿壟了。我先說一下,拿壟的時候,開趟子的,要把放鋪子底下收拾乾淨啊,發現鋪子底下有草要割掉啊。”打頭的喊了。
“王叔,一個人割幾條壟啊?”大哥問道。
“割幾條壟,哎呀,我才想起來,咱隊裡,這還有新來的老馬二哥和大小子,沒割過。那麼的,老馬二哥,我給你們說,是這樣個,一個人割三根壟,三個人放一趟子,中間是開趟子的,兩邊是扶趟子的。在後面還有一個是抱鋪子的,你們先看看。不知道大小子是割整刀,還是割半拉子。要是割整刀,就割三個壟。要不你就割半拉子。”
“叫大小子,抱鋪子吧,是吧,老馬。要包鋪子,也算整刀。也掙18分。”
“行,隊長,我就抱鋪子吧,俺抱鋪子,俺再看看大家是咋割的。俺學習學習。”
好,割,開割。打頭的喊道。大頭的一說割,大家都立刻貓下腰,開割了,割,咔咔咔,咔咔咔,開趟子的一貓腰,就咔咔咔,咔咔咔。需要放鋪子了,壟溝子裡,沒草,就撂下。撂鋪子遇到壟溝子裡有草,就刷刷刷一摟。扶罈子的,也是貓著腰,緊盯著,咔咔咔,咔咔咔。大家割的一個跟著一個,遠遠看去,都好像,滑冰的運動員,都是健步如飛。
苞米割一天了,東廧子一大片苞米都撂倒了。第二天,割苞米的人又轉到西邊富士屯後面塊地了。
苞米割到了,扒苞米的活來了。扒苞米,那個時代,都是用三線婦女。所說的三線婦女,就是平時在家不能出門,在家帶孩子照顧老人的。
第一天,上午了,俺爹俺大哥割地早就走了,俺在家的人也吃晚飯了。隊長來了。隊長來家作動員來了。隊長來了,進屋找到俺大娘和俺娘,說,兩個老馬大妹子,我是來請兵來了,你看你們都是隊裡的人了,咱這東北呀,興這個,到秋天了,秋收了,也就是最忙的時候了,男的整勞力都上隊裡幹成趟子的活了,抱壟拿刀割地了,隊裡還有一樣著急乾的活,這活,在咱這兒都是叫三線婦女幹,這個活去幹,一天早去點也行,晚去點也行。一天能幹多幹點行,乾的慢的,幹不那麼快的,一天少乾點也行。幹是按苞米攤子,按照扒地的畝數掙工分。你看看咱是不是先把家裡的活撂一撂,咱先去幹幾天,頂多也就是十天八天的。咱扒完苞米咱就搞馬車拉著挨家好分呀。咱扒晚了,就怕來了大雪,把咱的苞米捂到雪殼子裡呀。那可是咱們的口糧啊,今年,咱們的年景還不算好啊。去年咱這年頭也不好,咱三隊,一口人口糧才分三百六十斤。人家一隊二隊分的就多呀。今年咱還不知道到時候啥樣呢?
“啊,隊長,俺不太懂,俺看了,在東北這兒,苞米好像就是咱的主要口糧了。”俺娘問道。
“對啊,在咱東北這兒,小麥口糧是固定的,好年頭,一口人,國家給定的標準是60斤;不好年頭,國家讓減半。咱今年小麥,還沒給社員往下分呢。隊裡給社員分口糧,去了小麥,第一就是苞米,第二是穀子,其餘還有點雜糧。”
“哦,隊長,分口糧,人人都是這個標準吧?”俺大娘問。
“對呀,口糧,按照人口,不分人大小,趕上算。哎呀,要說這,我想起來了,去年,你們來也趕上分口糧了,我聽說,你們就沒撈著口糧。那老劉,整的也不是玩應啊?他怎麼胡幹呢?淨幹那違反國家政策的事呢?”
“啊,隊長,咱不說去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