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政治上的大潰退,其影響將擴及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中近東及暴露於危險邊緣的澳大利亞……”
一些*老手宣稱:“蘇聯和中國地面部隊的調動,可以使美國喪失歐亞地區的力量平衡。同樣,如果這個關鍵地區(印度*)裡的男男女女不論由於希望或者失望而轉向共產主義,這種力量平衡也會喪失……如果我們成了集權主義的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孤島……美國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受到這些“被*妄想狂”言論的影響,干涉印度*的呼聲在美國國內甚囂塵上。於是,美國當局在亞洲採取了莽撞而不顧後果的行動。
1950年,美國在東北亞武裝干涉朝鮮內戰,擴大朝鮮戰爭,並派兵侵入了中國領土臺灣海峽,公然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核心利益。在東南亞,美國於同年2月承認南越、柬埔寨和寮國傀儡政權。5月8日,美國正式同意向法國提供軍事援助,邁出了捲入越南事態的第一步。1950年之後,財大氣粗的美國開始向印度*大撒金元,和法國泡製的印度*聯邦成員國簽訂協議,並向法國提供億美元的軍援。美國還向法國遠征軍提供武器裝備,派遣了軍事顧問,幫助法軍作戰,這是美國進行正式的、大規模干涉的標誌。
到1953年初艾森豪威爾就任美國總統時,美國已經負擔法國1/3的戰爭費用,美國運送給印支法軍的軍事援助物資達40萬噸以上,其中包括戰車149輛、飛機340架、海軍艦艇350艘、輕武器15萬件、子彈億發以及炮彈億發。基本上是美國出錢出槍,法國出人,共同進行這場不義戰爭。
不料,美國人在朝鮮戰場上被中朝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