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1 / 4)

小說:竊隋好駙馬 作者:千頃寒

在那裡,後世唐宋兩朝本該由白居易和蘇東坡修築的白堤和蘇堤,如今已經開始動手了,每一條堤至少有兩千壯丁幹活。按照蕭銑估計的趨勢,這冬天兩個月下來,只怕將來白居易和蘇東坡的冠名權都要遭他毒手。

疏浚的活計,也算是最接近修運河的工程了,對於來年的大事也算是重要的練手機會,尤其是對於希望瞭解這個時代一些施工技法基礎的人來說,就更需要好好觀察。

蕭銑趕到工地,也顧不得別人的客氣謙遜,親自在剛剛成型了幾百步的土堤上行走,檢視眾人的進度。

這個時代的西湖淤潛得很厲害,其實就是個大沼澤而已,很多地方還沒不到人腰。岸邊和堤邊的民夫,都是一杆鏟子、一個木質的挖鬥便開工了,純粹靠著人力把一斗一斗的淤泥土方挖起來,然後堆在堤上;十一月的冬日,照樣有幹得光膀子揮汗的。

再往稍遠的深處一些,還有駕著竹筏、木筏的人,或兩三人一組,在筏子上用套在長竹竿上的木挖鬥往湖底掏。挖了一斗,還得提著杆子拎起那麼半丈高,好吧土倒在木筏上堆起來,一艘木筏裝不了幾石淤泥便堆得滿滿當當,吃水都漫過了民夫腳背,便需要劃回來把土倒了,再駛出去。一開始挖的地方距離新修的堤不遠這麼一次次折返還看不出問題,但是後面效率便明顯低下了——挖不到五分鐘,就要花十幾分鍾甚至更久的時間折返一次把挖出來的淤泥堆放後再返回,顯然太沒有效率了。

“看來疏浚湖泊和疏浚運河還不一樣,運河最寬也就四十丈,挖了的泥最遠也就只要運二十丈遠。這湖面如此廣大,這般操作,湖心何時才能疏浚完?不行,看來得讓將作監的人鼓搗一下,能不能弄些耙犁一般的器械,用來把遠處的淤泥往近處刨。嗯,要不便是讓官府出資造船也行,用上載量更大的船來運淤泥。”

蕭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讓人在一旁拿紙筆記下。他的腦洞也是越開越大,一條條憑著後世包工頭可以想到的節約成本的點子,紛紛從他的腦海中冒了出來,旁邊書記的人也很快就記了滿滿當當好幾頁紙。

第六十一章 冬日瑣事

西溪河乃至周邊沼澤的治理其實也沒什麼新意,施工方法大致上和疏浚西湖差不多,甚至因為地塊更加狹長,所以運輸工作量還減小了不少,而且並沒有引入新的技術難點。無非是總面積更大,需要數千民夫在這片土地上苦幹快乾拼一些體力活罷了。

開皇年間,杭州的西部非常之荒涼,沼澤地這種地貌是很常見的情況,無法耕種的溼地也是面積頗為廣大。過了西湖再往西之後,除了山地之外就基本上都是溼地,要到餘杭縣的轄區才會稍微好一些。

蕭銑下決心治理西溪河周邊水系,當然不是為了和後世那麼潮,玩什麼開發西溪溼地風景區了。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首先儘量溝通西溪河上游餘杭縣境內的南苕溪,並且最後建成一條帶閘門的引流渠連通西湖。然後將來若是大運河挖到了杭州,再想辦法把西湖、護城河和大運河之間挖通修閘,解決西湖自古以來都是死水的問題,那麼杭州城裡的苦水鹹水問題,基本上算是釜底抽薪一勞永逸地解決了。

雖然南苕溪和西溪河的水量也不算大,不過好歹也算是引流了天目山山區數縣範圍的部分降水,在這個時代也沒什麼更好地辦法可以實施了——一千三百年後,現代人當然可以選擇在西湖南線花港觀魚一帶建造暗渠直接引錢塘江的滔滔江水灌進來,但是那條路線可是要穿過西湖南邊的沿江山區的。而在隋朝,在鳳凰山底下打隧道做成穿山暗渠根本是天方夜譚,所以蕭銑只能退求其次。

……

在西溪河的工地上,蕭銑一直熬到了午後申時,冬日天色暗得早,哪怕在城邊再有個把時辰也就到了要收工的時候了,而西溪河的工地因為地處荒涼,大部分民夫都要多走十里八里的路回家,自然更需要早點兒放工。

對於防止太早有人曠工,工地上也是頗有辦法的,那便是把晚飯延遲到這個點兒才開飯,民夫們下苦力氣幹活,便是為了省下冬日一天口糧,不吃飽肯定是不會走的。

隋時已經有出現有人一早起來吃點心、或者夜裡深夜加點宵夜的生活習慣了,但是那種行為顯然和貧民是毫無關係的。淳樸窮困的百姓,大多數依然是一天吃兩頓,早飯在辰時末刻光景,也就是早上九點鐘。如此一來,第二頓拖到申時也就是下午三四點也就可以忍受了。

同時,因為隋唐時候華夏大地上,已經有部分南方富庶之地的農民掌握了種一茬收兩茬的再生稻的技法,氣候也允許。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