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對況鐘的美化(《十五貫》就是〃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崑曲)〃美談中的那一齣戲)。這也是許立群犯難的問題之一。
還有《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體育報》都提出是否參與和怎樣參與這個討論的問題。這不是座談會上的反映,而是這些報紙向###請示過、###感到不好回答的問題。
三是面向群眾的問題。《北京日報》反映,許多工人和幹部說,文章太長,太深,沒法看,文科師生現在已經下鄉或正在討論下鄉,看的人也少。《人民日報》反映許多幹部只看文章題目。
提綱的準備:七個〃攻左庇右〃材料的頭一個(2)
四是關於發表文章的數量與質量問題。都反映,現在質量高的文章不多,接不上。《前線》最近沒有再發批判文章的打算,準備將來轉載結論性文章或者自己再準備一篇文章。這個簡報經過許立群仔細修改,是以六個報刊反映的形式,向五人小組提出他自己想要請示的問題。如果要說醞釀和準備,這份簡報可以說就是後來的《二月提綱》的第一個準備材料。
這個材料1月18日送上去,沒有迴音。
提綱的準備:許立群與張春橋的春節通話(1)
〃七個材料〃的第二個,也是我寫《憶周揚》時沒有記起來的。那是1月26日許立群給彭真的一封信,彙報春節初二許同張春橋通電話的內容。許向張通報了六報刊座談中提出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