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1 / 4)

小說:雖遠必誅 作者:京文

單于的妻妾、太子、手下的名王等,率領部下負隅頑抗,但終究迴天無術,只得隨郅支去黃泉相會,共計被聯軍斬殺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還有一千多人放下武器投降。

這次遠離漢帝國萬里之外的征戰,終於塵埃落定。

陳湯終於實現了他建立奇功偉業的抱負,這次驚天動地的萬里遠征,將永載入史冊,它見證了大漢帝國的偉大與強悍,這次偉大的遠征,創造了許多漢帝國戰爭史之最。

這是距漢帝國本土最遠的一次征戰。

這是漢匈戰爭一百六十多年來第一次擊殺匈奴單于。

這次大規模的作戰沒有耗費漢帝國一錢一糧。

這也很可能是漢軍惟一一次與羅馬軍人交鋒,如果德效騫的說法正確的話。

這次偉大的勝利,造就了陳湯千古不朽的英名。

同時,陳湯在上皇帝書中,慨然說了一句千古不朽的豪言壯語:“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上書中,陳湯寫道:“臣聽說天下大義,莫過於一統。昔有堯舜,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經北面稱臣,唯郅支單于叛逆,沒有受到嚴懲,躲在偏遠的西部,以為強漢無法使其臣服。郅支單于殘酷禍害百姓,罪行滔天。臣甘延壽、陳湯率領義兵,替天行道,誅殺此賊,有賴皇帝陛下神靈相佑,仰仗天時地利,衝鋒陷陣,力克敵軍,斬下郅支單于與匈奴名王首級,呈獻予朝庭。臣以為當將郅支首級懸首蒿街(蒿街為長安居住外國人的地方),以向外國僑民戒示,並向萬里之遙的國家莊重申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強音,最豪邁、慷慨、激昂、雄壯的一句話,二千年後,依舊聞之令人熱血沸騰,依然鏗鏘作響、擲地有聲。只要一天地球還有人類,地球還有中國,這個不朽之聲音將永遠迴盪——“漢強漢者,雖遠必誅!”一個傲然挺立於地球之上的偉大國家,就是有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

然而,陳湯的命運卻是一波三折。

迎接陳湯與甘延壽歸來的,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一群來勢洶洶、準備將甘延壽與陳湯捕拿歸案的吏士。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裡牽扯到朝庭中最有權勢的兩個人:中書令石顯與宰相匡衡。石顯是權傾朝野的宦官,因為甘延壽以勇武受到皇帝的寵幸,所以石顯想將姐姐嫁給甘延壽,但甘延壽拒絕了,石顯便懷恨在心。宰相匡衡是個儒學分子,滿腦子迂腐不堪的思想,宣帝劉詢曾告戒兒子,不可任用儒學分子,元帝繼位後,將父親的忠告拋到腦後。班固在《漢書》中評價匡衡等一幫儒學分子非常客觀地寫道:“皆持祿保位,被阿諂之譏,彼以古人之跡見繩,烏能勝其任乎!”

匡衡就是這個一個小儒,看不到陳湯、甘延壽的齊天之功,只看到陳湯擅自矯制出兵,目無君上,罪大惡極。而且在這個時候,陳湯還被抓到一個把柄:私吞了一部分戰利品。

這樣,一道逮捕令發出了。

陳湯大怒,上書皇帝:“臣與諸吏士共誅滅郅支單于,幸得擒滅,萬里振旅,不僅沒有使者迎接犒勞,反而要將我等逮捕審查,這豈不是為郅支復仇?”

還好元帝沒有昏庸到極點,趕緊撤消逮捕令,命令沿途各郡縣以酒食款待甘延壽、陳湯的隊伍。

到了京城後,元帝讓大臣討論對甘延壽、陳湯行賞。石顯與匡衡又跳出來極力反對,說“甘、陳二人擅自矯制興師,沒有處死就是格外開恩了,如果再加功進爵,恐的以後的使者都會學他們,到時為國家招來很多麻煩,這個風氣開不得!”

元帝本來性格軟弱,心裡頗讚賞陳湯與甘延壽的功業,但又礙於匡衡、石顯的反對,所以這事久拖不決。

這時皇親國戚劉向站出來說話了:“甘延壽、陳湯出生死、入絕域,斬郅支之首,縣旌萬里之外,揚威崑山之西,掃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萬夷懾伏,莫不懼震,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群臣之勳莫大焉。”

劉向又將甘、陳二人的與李廣早徵大宛、常惠以烏孫擊匈奴、鄭吉降伏日逐王相比較,此三人皆在西域建功立業封侯,劉向認為甘延壽、陳湯之過不及李廣利,而功績遠勝於常惠、鄭吉,所以應該“除過勿治,尊寵爵位,以勸有功。”

最後元帝下定決心,表彰甘延壽、陳湯的功業,在詔書中,元帝稱道:“內不煩一夫之役,不開府庫之臧,因敵之糧以贍軍用,立功萬里之外,威震百蠻,名顯四海。”下令賜封甘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