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世界的另一頭。
貴霜帝國與大食帝國聽聞安息帝國被大魏所侵,唇亡齒寒之感頓生。
兩國迅速達成聯盟,調兵遣將。
短時間內便組織起一支浩浩蕩蕩的七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向大魏邊境壓來。
訊息傳回大魏宮廷,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凝重。
朝廷在西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加起來比四次北伐耗費的錢帛還要多。
可如今,麻煩是一茬接著一茬。
吞滅烏孫、龜茲兩國,分裂安息帝國,大魏犧牲了十餘萬人。
沒想到現在又來了兩個大帝國。
元子明高坐龍椅,目光冷峻地掃視群臣,率先打破沉默:
“此番貴霜與大食聯手來犯,朕知道,你們有不少人都有很多妙計,外交手段、三十六計……”
“但這次,朕不想再用什麼小伎倆的,朕想……硬碰硬跟他們來一場!”
“大魏崛起至今,多憑奇謀巧計取勝,他國或許以為我大魏只是僥倖。今次,我們便在正面戰場一決高下,讓天下見識大魏真正實力!”
元子明環顧四周,冷聲道,
“朕知道你們覺得朕窮兵黷武,為了所謂的開疆拓土,大規模對外用兵!”
“但若現在不戰,姑息對手,那麼也許數年數十年可以太平,也許朕在位時大魏還能歌舞昇平,但等到朕駕崩了,後世之君不超過三代,我大魏怕是就要亡了!”
“所以這一次,朕要真真切切擊敗對手,用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告訴天下,朕的大魏,堅不可摧!”
於是,元子明親率大魏精銳之師,兵分三路進發。
中路大軍由他親自統領,麾下是大魏最精銳的重甲騎兵與神機營。
重甲騎兵身著厚重鎧甲,手持長槍,胯下戰馬同樣身披重甲,氣勢非凡。
神機營配備最先進的火器,是戰場上的攻堅利器。左路由猛將張大率領清一色輕騎兵,他們機動性強,擅長迂迴包抄,宛如戰場上的靈動利刃。
右路則交給獨孤信,以步兵為主力,配合強弩手,組成堅固防線,穩步推進。
霍龍、王惡鎮、慕容垂等當世名將皆隨行。
元子明此番也不客氣,動用了大魏幾乎所有的野戰軍,清一色的名將傾巢而出。
五十萬魏軍主力!兩百萬民夫和輔兵!
在北方,還有鮮卑、匈奴等僕從軍數十萬,隨時準備南下,聲東擊西。
數日後,雙方軍隊在廣袤無垠的平原上對峙。
貴霜與大食的聯軍陣容龐大,軍旗獵獵作響,漫山遍野皆是敵軍。
看得出,這一次兩大帝國的皇帝也是下了血本,鐵了心要阻止大魏的繼續擴張。
他們計程車兵來自不同地域,膚色各異,裝束繁雜,此刻都懷著對大魏的敵意嚴陣以待。
聯軍前排是密密麻麻的長槍兵,盾牌交錯組成密不透風的防線。
後排整齊排列著弓箭手與投石車,準備遠距離打擊魏軍。
元子明身著金色戰甲,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宛如戰神臨世。
他嘴角露出自信笑容:“朕等這一天,已經等太久了!傳令下去,準備進攻!”
這一次,大魏終於不需要再以少勝多,為了節省一點兵力而苦苦掙扎了。
隨著令下,魏軍戰鼓如雷霆般擂響。
中路重甲騎兵率先衝鋒,他們齊聲吶喊,長槍斜指前方,戰馬嘶鳴,如鋼鐵洪流般衝向聯軍防線。
聯軍將領哈立德看著衝來的魏軍騎兵,嘴角泛起冷笑,對副將說:
“這些大魏騎兵,不過是自尋死路。看我們的長槍陣如何將他們攔下!”
副將點頭稱是,大聲下令:
“長槍兵,穩住陣型,準備迎敵!”
聯軍長槍兵深吸一口氣,將長槍斜指地面,組成寒光閃閃的槍林,試圖阻擋騎兵衝擊。
然而,魏軍重甲騎兵速度極快,衝擊力驚人,戰馬帶著騎兵硬生生撞向聯軍防線。
長槍與盾牌、鎧甲碰撞,火花四濺,喊殺聲、馬嘶聲交織,鮮血開始蔓延。
與此同時,左路張大率領輕騎兵如鬼魅般繞到聯軍側翼。
輕騎兵身姿矯健,手持長刀,在敵軍側翼穿梭,專挑聯軍弓箭手和投石車部隊下手。
長刀揮舞間,聯軍士兵紛紛倒下,遠端攻擊力量瞬間被削弱。
哈立德見狀,臉色大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