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有屋子住,災民就得住馬廄嗎?朕讓你來檀州是來當父母官的,不是來享受生活的!”
元子明聲色俱厲道。
少了幾顆牙的刺史不敢耽誤,灰溜溜帶人去救災民了。
青鳥訝然道:“你方才不是說他做得對嗎?為什麼還要打他?”
“一碼歸一碼,粥棚之事中規中矩,情有可原,朕可以原諒,但在幾萬災民窩在城外,你猜猜那些餓肚子的人,會不會整天惦記著城內的糧食,某一天,某個領袖來個殺貪官,開倉放糧的口號,幾萬災民殺進裡面剁了刺史,將檀州焚為焦土!”
元子明反唇相譏道,
“那現在死的,就是他們,不是朕了。挨朕幾腳,好過全家都沒了小命吧?”
他只是佯裝發火罷了。
要是真生氣了,早就叫錦衣衛進城宰了他們了!
嚇唬嚇唬地方官,讓他們上點強度,別把城外的災民不當回事,防患於未然。
青鳥驚魂未定,捂著低頭不見腳尖的胸口:
“那朕還是應該要慶幸一下,自己沒有被你誇,不然怕是也要掉幾顆牙!嗚嗚,才不要呢,醜死呢。”
很快。
龍纛就進了檀州。
為了賑濟災民,元子明下詔讓所有軍士就地取材,在城外建立臨時的難民棚,給老百姓居住。
“陛下!”
黃敬接過一個錦衣衛的密信。
臉色嚴肅道:
“長安那邊回信說是,因為陛下此前幾次北伐徵糧,糧庫已經空了,關中不能再徵糧了,不然會鬧饑荒的!”
蜀地也在鬧災,加上川蜀運糧不方便,所以目前能夠湊到的救濟糧很少。
這場大災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元子明徵用超過四十萬大軍,加上輔兵、民夫,每天都要的口糧就是天文數字。
幾個月來,早就把大魏朝的餘糧清空了。
江南的漕米,一時半會怕是還沒辦法送到災區。
政事堂給的初步方案,是建議各地自行籌糧賑災。
“狗屁方案!這等於沒方案,這些廟堂上的老傢伙,自己吃飽了就沒關係,災民的死活不用管是吧!”
“沒糧,長安的糧食若是都按照平民百姓的標準來,可以吃一年!如果讓他們海吃胡喝,自然是撐不過一個月!”
元子明挑眉:
“朕若是動他們權貴的口糧呢?”
黃敬汗如雨下,極力阻止:
“陛下,就算是動官僚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啊!災民數量過於龐大,又豈是長安幾萬個官吏的口糧能填補的!”
“要是因為這件事,導致朝廷癱瘓,反而是得不償失!”
元子明看了一眼自己的三個近臣。
“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李元昊皺眉:
“為今之計,官府的力量已經是山窮水盡了,必須借用民間的人來幫襯了,依臣的看法,大概不外乎鼓勵民間大戶出錢出力!”
“叫地主鄉紳捐錢?自古以來,無利可圖的事情他們可不會做!”
方臘反駁道,
“無非就是要誘以官職和爵位待遇!朝廷給好處了,他們自然也要乖乖投桃報李!”
王猛肅然道:
“這不是等於賣官鬻爵嗎?開了這個口子,以後朝廷的官職和爵位是不是花錢買就行了?我大魏朝是不是誰有錢誰說了算?那以後人人都去經商,沒有人種地,糧價比金子還貴,老百姓還怎麼活!”
他是典型的儒學士大夫出身。
雖然思維要比很多腐儒強得多。
但本質上,人家是比腐儒還要激進的儒家理想派,底線分明。
當年在汴州,圓滑的方臘就透過收下當地豪族禮物,才穩定對手。
可更加聰明的王猛,卻偏偏不屑於這種小伎倆,毅然決然住在茅草屋裡。
方臘有些尷尬,撇嘴道:
“王兄,暫時就別聯想這麼多了,先想辦法將災給賑下去吧,不然百萬的災民啊!這一鬧事,後果有多嚴重你知道嗎?”
“那也不能隨隨便便就賣官鬻爵啊!人君當神器之重,陛下之九鼎,重若泰山,這可是涉及到人心正道之事,一旦馬虎,社稷傾覆!”
王猛義正言辭道。
幾人很快就吵了起來,唾沫都掉在元子明臉上了。
皇帝陛下接過太監的手帕,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