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原本是上泉省的一個省轄縣級市,叫上陽縣,只不過後來被上祁市代管,也就理所應當地叫成了上陽市。
雖然有了“市”這一個稱呼,上陽市卻依舊不富裕,甚至就連所謂的城市也沒多大塊的地,那些林立的高樓大廈在隨處可見的一排排舊年代的瓦房身後,顯得突兀又不協調,但是在這個樓房少得可憐的小城市裡,學校倒是不少。
首當其衝的就是上陽中學,聽名字感覺是一所中學,但事實並非如此,上陽中學是一個頂著“中學”名號的正兒八經的高中,是上泉省的首批重點中學,省級示範高中。
人家可是一個省裡辦的高中,是上陽這塊不大點地兒的活菩薩,如來佛,玉皇大帝,以至於很多家長撞破頭顱磕破腦袋,都要讓自家孩子考上上陽中學,那是能往臉上貼金箔,能在家裡藏金磚的事情,人們以為,只要進了上陽中學,那後半輩子就是一步登天,衣食無憂了,全家人也跟著走到哪哪是夾道相迎,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足夠吹很多年了,在這個把學習看作比命還重要的時代,這確確實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上陽市第二中學,上陽市第三中學,上陽市第四中學,上陽市第五中學,包括上陽市實驗中學,上陽市職業技術中學,上陽市藝術學院在內,這七所學校是上陽市所有的高中了。
然而,從上陽市第六中學開始往下數,一直到上陽市第十二中學為止,這七所學校就是上陽市的所有能叫得上號的中學了,但是上陽中學在人們口中的評價卻並不是按照名字的順序來排列的。
上陽市第六中學,上陽市第八中學,上陽市第九中學,是家長們口中,能直接進上陽中學的“對口班”,是免死金牌,是季布一諾,是心之所向。
當然,上陽其他的小山村裡也有一些學校,幼兒園,小學,或者中學,但那都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基本上都停的停,拆的拆了,現在能剩下來的,就只剩上面說的那些了。
然而上陽市第十二中學就在上江,那個巴掌大的地方,是上陽少有的建在農村的中學,在賀炎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整個上陽,就只有十二中是一直紮根在那邊陲小鎮的金尊大佛了,哪怕現在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所學校了。
學校的排名越往後,就證明了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更代表了升學率,但不代表某個排名靠前的學校就是好學校,畢竟能代表一個學校好壞的因素與升學率,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無關。
哪怕依舊有很多人用這些來評判一個的學校。
也就在今年夏天,從上江中心小學畢業的學生們,有很大一部分去了上陽市第十二中學報到。
因為去城裡讀書要花費一大筆錢,住在上江這個小鎮上的人,沒幾個能支撐得起他們眼中所謂的大城市的開銷費用,而且聽說城裡的學生上學還要自己找老師去補課,一節課兩三百。
且不說自己能不能給得起這錢,如果不去找老師補課,老師給孩子穿小鞋是小事,只怕老師把真正有用的知識點都放在補課時講,還時不時得給老師送些禮品,拜託老師多照顧照顧自己家孩子。
上陽市第十二中學就成了這些人心中最實惠的地方,最起碼出來後,能湊合有一個職高上。
……
從國道的路口上下來,徑直穿過三個十字路口,上了坡就是上陽市第十二中學了。
一個讓人羨慕的四層小洋教學樓。
教學樓的前面是一個過道,大約五米左右的寬度,從廁所開始一路延伸到校門口,再折向左邊,最後再拐到教學樓身後,穿過過道,繞過主席臺就是一個四百米的跑道操場,操場兩面環山,左手邊有一個三米寬的走道,走道的盡頭是女廁,而女廁之前,也就是後退二十步左右左拐就是男廁。
然而在走道的左手邊是兩個不小的草叢,之所以是兩個,因為兩個草叢的中間放著一些一些體育器材。
指示牌就立在路邊,都是些什麼核心價值觀什麼的,只不過都沒人願意看罷了,倒是用來保護貼著的核心價值觀海報的玻璃有人喜歡,賀炎在這個學校讀了三年,三年的時間裡,展覽拍的玻璃時常是碎的。
教學樓的身後就是教師公寓樓,比教學樓足足大了一圈,高了也不止一個腦袋,公寓樓的前方還有兩塊綠化帶,不大,在公寓樓的右下角有一個挨著綠化帶看起來已經廢棄了很久的車棚。
裡面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落了灰的腳踏車和摩托車。
右手是一個類似古代園子的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