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之基,自然重要。但母親生育養育之恩,同樣不可忘卻,二者並無衝突。”
葉夭夭笑了,“老先生,您口口聲聲說道德禮法,可若您母親當年如我母親一般,身不由己失了名節。
您認為她該以死明志嗎?那請問,這樣的話還會有您嗎?”
“荒唐,家母一生賢良淑德宜室宜家,怎會是你說那般?”
方知儒侍母極孝,聽不得這話。
“方先生有如此成就,定少不了慈母教導,天底下又有多少人在母親含辛茹苦的守護下,才得以平安長大成才。
都說王侯將相如有種乎?難道這樣的母親,她的孩子就一定不能成才嗎?
難道這樣的女子該為一時的不幸,便要被這所謂的道德禮法剝奪生存的權利?”
葉夭夭這話讓不少人陷入沉思。
方知儒臉色漲得通紅,怒喝道:“你……你這女娃,簡直是強詞奪理!婦人貞潔,關乎風化,怎能與養育之恩相提並論?”
“老先生,在我看來道德禮法本是為了引導人們向善,維護社會秩序。
就我看來那位守寡十五年的大娘,就是一位禮法下的受害者。
她虛度了一名女子最美好的年華,可又得到了什麼,不還是別人的不理解和謾罵。
我認為就是禮法也該鬆弛有度,不然禮法成了束縛人、害人的枷鎖,又有何意義?
再說我母親當年遭遇不幸,卻為了腹中的孩子,忍受著不貞的內心自責,這難道不是偉大的母愛?
還有女子失了所謂的名節,便要被千夫所指,失去活下去的資格?
那這樣的女子天底下肯定還很多,難道她們一生就該如此。”
公堂內除了葉夭夭的聲音,安靜的很,大多覺得葉夭夭所言不無道理。
而一些受傳統觀念影響極深的人,雖心中有所觸動,但仍覺得葉夭夭的話有悖於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