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老弟,你是怎麼得到這件珍寶的?(1 / 3)

於豐年隨即繼續闡述:“其二,宣德三年間,由皇帝親自主導監督打造這批銅爐,所用模型皆出自皇室頂尖畫工之手,技藝之精妙自不待言。”

他指著爐子說,“觀乎其製造技藝,精雕細琢,仿若藝術品。

若乃偽作,焉能至如斯境地?”

楊建設笑問:“只有這些嗎?”

於豐年回答:“難道不足以確鑿證明其真?”

“遠非足夠!恕在下直言,大掌櫃您可能誤判了。”

楊建設回應,並引起一陣驚呼和不滿,“嘿呀!”

旁觀者紛紛譴責,認為楊建設是在搗亂,“這孩子不認輸!”

“簡直膽大包天,敢質疑大掌櫃的觀點。”

“真是囂張,太囂張……”

人們憤怒地質視著他。

旁邊的劉海忠(人稱‘二爺’)說:“建設,趕快向大掌櫃道歉。”

而何雨柱勸阻道:“不要胡來啦,還講不講理?大掌櫃哪能判斷錯誤?”

另一位許大茂斥責道:“信口雌黃,咱們的面子全被你丟光了。”

楊建設連聲道:“好,好,好……”

然而,於豐年並未生氣,反而笑著說:“你倒是說說,為何這件器物便是贗品?若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老夫將向社群管委會舉報你。”

楊建設並不介意:“大掌櫃,我可以近距離檢視此物嗎?”

得到同意後,工作人員取過爐子遞給他。

因銅材質堅硬,即使摔在地上也不會損壞,故而不擔心拿出展示的風險。

與之相對,如果是《清明上河圖》這樣的脆弱藝術品,則絕不能輕易展露人前。

將銅爐握在手中,輕輕觸控後,楊建設開口道:“每一文物背後皆承載著其時代的印記,華夏五千年璀璨文明孕育了許多寶物。

身為繼任者,我們應該謹慎從事,辨別真偽,以期保護真正的藝術品免遭塵封,避免偽劣之物混淆視聽。”

此話令於豐年冷哼不已,楊建設顯然在諷刺他斷言有誤。

“勿談空話,實話直說吧。”

他對楊建設說道。

隨後,楊建設指指銅爐的把手,詢問道:“大掌櫃,您可知道,宣德爐的設計參照的是哪個朝代的作品?”

“宋朝!”

於豐年答。

“對極了。”

楊建設應道:“實際上,宣德爐是對宋代風格的一種仿製,每一件都是精品,其中包括各種樣式的把手設計。

這尊爐子上的把手形似方天畫戟的一部分,但此形態並非宋代特徵,反倒更像是源於戰國時代的作品。”

於豐年輕輕一怔,仔細端詳片刻,面色蒼白。

直到此時,楊建設的解說才讓他醒悟,這一細節確與宋代的藝術風貌不符。

思索片刻,於豐年辯解:“戰國在前,宋代在後。

假設宋代仿製戰國作品,並且宣德爐又模仿宋代之作,這也完全合理。

僅憑這一點,難以證明它是複製品。”

楊建設笑著反駁:“作為鑑定專家,應當嚴謹從事。

當您未完全確認此件是否確實源於宋代的情況下,便匆忙定性為宣德製品,是否顯得過於草率?”

於豐年無言以對,“我...”

於豐年無話可說。

如果不確保真假,就輕易斷定,這確實是不合格的鑑定專家應為的行為。

楊建設接續道:“另一處疑問在於,此物色彩過於鮮明,過於亮眼,不夠穩重。

這與明宣德帝的性格不符。

考慮到他耗費巨大成本製造宣德爐,必定對製作工藝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試想你是宣德帝,你會選擇花哨的東西還是傾向於更為內斂的設計?”

這……

於豐年輕聲回應:“即便宣德帝追求簡約,但如此作品,必將成為流傳後世之作,色澤鮮明或許更符合作品欲求展現的藝術效果,這一點你難道沒有想過嗎?”

楊建設微微一笑:“請你看那些金色和銀色斑點,正是因為加入了金、銀等材質,所以才會有這種光影效果出現。

若使其色澤更加亮麗,不就顯得多此一舉了嗎?”

“有理……”

於豐年再次沉默,他開始重新評估對楊建設的看法。

雖然年紀輕輕,但對於宣德爐卻非常精通,並且能夠從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