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補充說:“我正好也是一年級的教師,月英若轉來這兒,便成了我的學生。”
“話雖如此,但由於我們並非她的法定監護人,而她又是從農村轉來的學生,通常學校不會接受這種條件的孩子,因為他們缺乏資格條件。”
對此,楊建設回答:“但是,我有一份楊廠長出具的推薦信!”
“厲害!楊廠長的推薦信也能弄到,你的臉面不小呀。”
閻大爺笑著說:“既然有了推薦信,辦理入學自然不在話下。
那你現在先準備好材料吧,等我一會兒,吃完飯我們就一塊兒去學校吧。”
“嗯!”
楊建設隨即答道。
他心裡念著,忙於給孩子辦學校,竟忘記了進行日常簽到。
“簽到提醒:是否執行簽到?”
他在內心默唸“簽到”
。
為了忙乎著林月英的入學事情,竟然忽略了這個重要步驟。
“嘀嘟~ 主人,恭喜您簽到成功。”
隨著系統連續傳來了恭喜的聲音:“獲得獎金三千元”
,“兩百公斤豬肉入賬”
,“收穫大米一千公斤”
,“收藏十枚千年參”
…… 最引人矚目的還是那條關於【神級歌喉】的特殊技能:“恭喜獲得《神之歌喉》,這是一種唱歌的技巧!”
對此,楊建設輕輕搖了一下頭,並未表現得特別激動——畢竟在這個時代做音樂並不怎麼吃香。
儘管如此,楊建設依舊接受了這項技能。
他知道,即使某些技能在當下似乎不太有用,擁有多樣化的才能也並非壞事。
正值開學日兼新生註冊日,四合院內許多家庭也開始為孩子們的新學期忙碌。
例如秦淮茹和梁拉娣等鄰居們都在準備陪同自己的子女報名上學。
整個小院裡,在紅色小學就讀的孩子並不少見。
其中,棒子現在上三年級,張愛秋與閻解迪都是小學一年級的新面孔;至於劉廣富和閻解亢則是五年的學生。
為鼓勵孩子們新學年開始,對於那些平時需要早起工作(如軋鋼車間工人)的家長,單位會提供半天休假以供護航子女首日入學。
在這樣的安排下,一大早便見到了三爺、劉海忠、秦淮茹和梁拉娣幾位家長已經帶領著孩子們在院門口集合了。
楊建設攜同妹妹林月娥及即將上學的侄女林月英,也加入了送學的隊伍中。
“出發!”
伴隨著三爺一聲響亮的吆喝,這支小隊踏上了前往紅旗下學校的旅程。
學校距離他們所住的四合院不過數里的路程,故所有人都選擇了步行,就連腳踏車也無需派上用場。
當一行人抵達目的地時,
一輛醒目的綠色吉普車駛進了學校,立即吸引了現場無數家長及孩子的注意。
這種車型在這個時候極為稀罕,無疑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紅星小學沒有配備任何機動車輛,即便是學校的校長也是騎行上班。
“叄大爺,今天到底是啥特殊的日子?是不是有大人物要來視察?”
貳大爺劉海忠一臉狐疑地詢問。
閻埠貴擺了擺手:“哪有那回事!”
接著,他解釋道:“是因為《炎黃日報》的記者採訪團今天來到我們學校,說是來為推廣愛國主義精神做專題報道的。”
提到《炎黃日報》,楊建設心頭微微一顫,似乎記起了前不久一位女性記者的來訪,也同樣是來自這家報社。
他問道:“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嗎?”
“並非如此。”
閻埠貴笑答:“每當開學時,《炎黃日報》都會發表有關新學期的第一篇文章。
這一次,他們挑選了我們紅星小學,並且不僅僅只是常規報道,還會收錄學生們的表現專案,今日的表現還將透過廣播向聽眾們展示。”
聽到這裡,楊建設輕輕點了點頭,沒有多說。
現今媒體報道的目標大多圍繞幾大領域——軍隊、工礦和校園,這類場合的訪問早已司空見慣。
“能在廣播裡出現,那真是太妙了!我也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
劉海忠私下唸叨著。
閻埠貴眉頭微蹙:“劉海忠大哥,淮茹大姐和你一起先帶著孩子去班級註冊,我得跟楊建設一塊找校長處理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