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2 / 3)

小說:桔子一夢 作者:桔子一夢

冀、幽三州的軍事事務,得以充分施展其過人的文韜武略,為保衛國家邊疆立下赫赫戰功。

1

成語寓意

劉琨和祖逖之所以能夠成為東晉時期聲名遠揚的傑出將領,其背後的緣由可謂是錯綜複雜、多種多樣。其一,他們二人皆胸懷壯志、目光高遠,對國家所遭受的深仇大恨以及那熾熱深沉的愛國情懷宛如熊熊燃燒的烈焰,源源不斷地為他們注入磅礴無盡的強大動力。其二,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凜冽寒冬,他們始終堅持不懈、勤奮不輟,為了心中那個宏偉壯麗的夢想不辭辛勞地揮灑著無數的心血與汗水,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磨礪自身的武藝韜略。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馬平川、一帆風順的,其間佈滿了荊棘坎坷與艱難險阻。唯有秉持著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堅定信念,永不言棄地奮勇向前,方才有機會品嚐到勝利那甘美如飴的果實,沐浴在無上榮耀的光輝之中。

正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聞雞起舞”這一成語,它在語句當中通常充當謂語成分,且屬於不折不扣的褒義之詞。此成語在實際運用時,常常被用於象徵或者比喻等精妙絕倫的修辭手段之中,乃是一種巧妙援引歷史典故的獨特用詞技法。時至當今社會,“聞雞起舞”的含義已演變為描述那些立志為國盡忠效力之人奮發圖強、自我激勵的生動寫照。

運用示例

後晉·劉昀《舊唐書·韓混傳》:“今見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搖,則有聞雞起舞者矣。”2

明·吾邱瑞《運甓記·新亭灑泣》:“遭時不幸,聞雞起舞興堪乘。”2

清·孫雨林《皖江血·興學》:“聞雞起舞心還壯,造時勢,先鞭不讓。”2

曹靖華《花》:“令鬚髮霜白的人,聞雞起舞。”2

丁玲《真》:“要宣傳這裡的農民都聞雞起舞,樂於從軍,而知縣呢,則親自撫慰。”2

成語辨析

聞雞起舞—頓學累功

所謂“頓學累功”,其含義乃是哪怕一個人天生愚鈍,但只要能夠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假以時日,最終亦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就。這一成語充分體現了堅持和努力對於個人成長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再看“聞雞起舞”這個典故,它同樣蘊含著勤奮練習、不懈進取之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聞雞起舞”和“頓學累功”雖然在精神內涵方面存在相似之處,但二者的適用物件卻有所區別。

通常情況下,“聞雞起舞”更多地被用來形容那些身懷絕技或具備某一方面專長之人,他們憑藉自身的才華,並懷著為國效力之心,透過日復一日的早起苦練技藝,以期在關鍵時刻能夠一展所長,為國家作出貢獻。

相較而言,“頓學累功”則側重於描述那些天資並不十分聰慧的人們。這些人或許沒有過人的天賦,但他們依靠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勇往直前的勇氣,不畏艱難險阻,埋頭苦學,最終也能獲得成功的果實。這種精神無疑給廣大普通人帶來了鼓舞與希望,讓我們明白即便先天條件有限,只要肯付出足夠的努力,依然可以實現夢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

[1]

崔樂泉

·

中國體育通史(第一卷)

·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

2008:255

[2]

王俊編著

·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2[m]

·

北京:開明出版社

·

2015.07:52-54

[3]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編著

·

文字上的中國

成語[m]

·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

2018.01:301

[4]

文嘉編著

·

詞解人生

成語中的生命智慧[m]

·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

2015.05:195-196

聽著語文老師那如潺潺流水般溫柔的講解聲,我的思緒漸漸地飄遠了。眼前原本清晰可見的教室景象開始變得模糊不清,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如夢似幻的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